2018年伊始,常州市第四批名教师工作室中期评估活动,分别在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田家炳高级中学、北郊初级中学、清潭中学、武进区实验小学举行。常州市第四批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及全体成员,领衔人所在学校分管校长等近千人次参加了本次活动。
常州市第四批名教师工作室,自2016年7月成立启动以来,各工作室以项目研究的形式,扎实有序的开展了各类活动,项目引领驱动,常州教育亮出教师发展的亮丽名片。项目研究引领下的工作室团队建设与研究,不仅仅是经验的传承、文化的分享,更重要的是围绕问题共同研究实践,作出深刻的反省和全面的思考,形成问题解决的途径、载体与策略,并在过程中提升优秀教师群体。
一年半以来,各名教师工作室运作的如何,建设与研究的品质内涵怎样,又有哪些新的经验产生……为此,常州市教育局组织部署,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具体组织,召开本次中期评估活动。
“有立意,有品位,有创新,有个性”,这是教科院王俊博士点评德育组8个工作室工作时用的12个字。常州市教育局德育处肖志民处长则高度评价了领衔人及成员的积极实践和探索。他还从教育行政的角度,提示各工作室:对于研究的问题,视眼要开阔;要提高专业化水平;研究内容更要聚焦,成果要更聚焦。
教科院张春副院长在初中组对话中勉励工作室要进一步以“新课标,新教材,核心素养,关键能力,考试改革,命题研究,评价研究,技术研究”等关键词的内涵认识入手,思考教育教学问题,成为区域内具有影响力的特优教师。同时,他还提醒老师们:“行动,要主动”激励每一位教师做一名积极主动的研究者。
高中组展评汇报后,市教科院袁锋老师用“水涨船高”、“硕果累累”、“开枝散叶”三个词表达了对高中组14个工作室的肯定。常州市教育局基教处戚宝华处长则引导老师们,从评判好教师的标准改变谈起,指出从“长者为师”到“能者为师” 到“专者为师”再到“学者为师”。希望各工作室进一步扎实项目研究,让工作室成为教育思想的集散地、教育研究成果的促生地、教育资源的集聚地和未来名教师的孵化地。
职业教育的点评中,市教科院张桂春书记同样肯定了工作室运行的成果,同时,他用“谋实招,做实事,出实效”,希望名师工作室进一步处理好领衔人与团队成员关系、教学与项目建设关系、过程与成效的关系,真正做到价值引领、思想领航。
常州市教科院潘小福副院长在幼教小学文科组与理科组交流点评中,提醒各工作室要进一步关注项目研究的规范,即扎实项目理论研究,架构好研究方法,提炼研究成果,以“人”的发展,体现研究成效。同时,潘院长用注重日常、团队协作、丰富活动方式、形成与成员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希望各工作室领衔人进一步深化研究认识,成事成人协同。常州市教育局体卫处甘亦农处长以杨文娟局长、李伟平校长两位教育大咖的项目研究资料为例,激励各工作室领衔人要有教育情怀与视野,形成常州各具特色的研究成果。
一年半来,各工作室努力践行着,并且还将进一步踏实思考,用科学的实践实证,用适切的方式评价。常州市名教师工作室并非只是这一群人,播下实践与智慧的种子,这才是常州教育发展的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