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清课文的故事情节,了解三只猫不同形象
2.能力目标:学会运用圈点批注法阅读叙事文本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平等对待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怀
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圈点批注法阅读
教学难点:通过批注关键词探究本文的主旨。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谈方法:(5min)
(检查预习,导入圈划批注法)
1. 课前大家预习了吗?好,老师想和大家玩一个游戏,检查下大家的预习效果,我们请一位同学上黑板。这个游戏名字叫,我说你写,俗称听写。下面的同学在本子上写,不看课文。
第一个:文章页下注释中有一个词语,形容猫的毛变的肮脏且不光滑,两个字——污涩
第二个:课文中有一个出现两次的动词,是第三只猫出现在我家门口时的动作,也是它后来住在我家时靠着母亲和三妹足下的动作,两个字——蜷伏
第三个:一个成语,形容犯罪后害怕被制裁而逃走,4个字——畏罪潜逃
预设:哪些同学满分通关?很棒,相信你们在预习课文时一定做到了圈点勾划,才会对课文如此熟悉。
2.可见,对初中的我们而言,不仅要多读书,更要学会读书的方法。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郑振铎的一篇记叙文《猫》,并学习一种读书的方法——圈点批注法。(ppt概念,一起来读:图片展示)
3.师过渡: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
4.老师在读完课文后就圈划了这样两句话,请1位同学帮我来读一读:
“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那么围绕这句话,你会产生哪些问题?
预设:养了几次?怎样亡失的?(也就是说我们要去读与猫相关的事件)怎样的猫?(要读猫的形象)为何永不养猫? (还要读“我”的情感)
二. 学习圈划,理清事件(8min)
过渡: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入文章,先去了解我家3次养猫的故事。
1.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分别找到记叙3次养猫经历所对应的段落,标好“//”,并用“〰”划出你划分层次的依据,看谁最快!
预设:1-2/3-14/15-34(文章中有没有现成的句子给我们提示?)
依据:“猫死了”“好久不养猫”(这是抓住事件的结果)
“带了一只浑身黄色小猫回来“(这是事件的起因)
“隔了几天”“冬天的早晨”(这是标志时间转换的词语)
师:同学们找一找这样的词句在每一段经历中有没有?
3.过渡:划出这些叙事要素,梳理层次只是第一步,我们还要用好这些关键词,按“来历➕结局”的格式说说3只猫各自的命运
预设:第一只猫从隔壁要来,后来生病死了/第二只猫是从舅舅家抱来,后来被过路人抱走了/第三只猫从门口捡来,最后死在了邻居家的屋脊上。
[评:三只猫来历不同,却都亡失了。(板书:猫的亡失)]
4. 这个任务对同学们而言很简单,但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方法。刚才我们靠的就是圈划关键词句来读事件。
三. 自主圈划,感知形象(6min)
1. 过渡:下面就请同学们学以致用,用圈点勾划的方法继续默读文章:
A用“⭕”圈出表现小猫形象的关键词,并说说我家分别养了几只怎样的猫B按格式分享:(见ppt)(看谁圈的准,说的全面)
2. 师:谁来说第一只猫
预设:第1只猫:段1,“活泼”“ 花白”“滚来滚去”——漂亮、活泼可爱(你圈的是形容词和动词,开了个好头)
段1“污涩”“消瘦”(这是它天生的特点吗?其实原本它还是很活泼的)
第2只猫:段2“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有趣活泼(你一下子圈了概括性的词句,找的很准)(第2只猫还有不同的特点吗?再找找,圈圈)
“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能干(不仅中看,还有用)
第3只猫:15段“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难看可怜(性格上还有一个区别于前两只猫的最大特点);“它不活泼,也不像……忧郁性似的”“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春天来了……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懒惰忧郁(板书形象完成)
3.三只小猫,形象鲜明,各有特色。通过“圈点勾划关键词句”我们很快梳理了事件,了解了猫的形象。
四.合作批注,读懂情感(15min)
过渡:要想真正读懂这篇文章,最后我们还得去读人的情感。
1.请同学们迅速跳读课文,用“——”分别划出,最能体现3只猫的悲剧给我带来情感波动的段落(划好的举手示意)[第2、13、30-33节](ppt显示)
2.光划出这些语段肯定是不够的,这时候我们还需要借助批注关键词的方法,去分析我的内心情感。
3.下面咱们就围绕大家找出来的这3组句子,进行小组合作,合作前听老师说要求:(ppt):1.组长将3组句子进行分工,每人1组句子个人批注
批注要求:个人先圈划关键词,从旁批注你体会到的“我”的情感态度
参考示例:(图片)
2.组内合作:
a交流各自的批注,具体说说“我”因3只猫的悲剧引发的情感
b比较3组句子,结合批注讨论“我”对“猫”的情感态度变化
3. 推选代表展示批注,并解说
预设:(巡视各组讨论情况,引导点拨并记录)
a“酸辛”“可怜”可见“我”对小猫病死的不舍,怜惜
b“怅然”“愤恨”“诅骂”可见“我”对失去猫的悲伤,还有对自私的陌生人、冷漠的邻居的愤怒
c“十分难过”“我的良心受伤了”“刺我良心的针”“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可见对第三只猫的亡失,更难过,还有对妄下断语的自责懊悔、无法弥补的遗憾
[评价]引导:感谢你们组的解说。这一组抓住了鲜明的感情色彩词/程度副词,发现了“我”对猫的亡失情感由淡变浓,批注有理有据,很好的示范。
[引导深层次]:那么除了最直观的情感变化,有没有哪一组从文字里挖掘到了我对“猫”的态度转变?(生分享)
[引导找准词]:你们组读到了更为深刻的内容——1)原来对于猫的生命,我一开始并不在乎。那么第二次,我真的已经重视了吗?你离真相已经很近了,顺着“所爱的”再往下读。(真是一点就通,可爱也好活泼也罢,不过是供我们人玩乐的物品——依旧是轻视)
2)原来猫的亡失,让我对生命的态度也在发生转变。其实在第3组句子中,有一些更典型的词语,可以体现出我对猫生命的尊重?大家一起再帮他们找一找。(你真细心/你的发现很有价值)
[引导说态度]:你们组真细心,关注到了大家都容易忽略的词语。这个词语我们一起再来想想,从中可以读出我对猫真实的态度是什么?
预设:A)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个月来相伴的小侣。
(“一缕”酸辛很淡,很容易忘却,是“小侣”不是“伴侣”,可见份量之轻。所以才有了下句的安慰,“再要一只来给你。”就像丢了个玩具一样,没了再买一个,同学们觉得一条生命逝去可替代吗?可见,起初我对小猫生命的态度是轻视。)
B)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取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东西”,猫是东西吗?是生命啊。可见我对猫生命的态度依然是不尊重)
c)“动物”(已经认识到猫是有生命的)/“我们的“(已经将猫视为生命中的一部分)/“补救”“表白”(此时我已经视猫为:等同于人一样的生命)
(我对猫生命的态度是:尊重、平等)
7.总结:通过批注关键词,我们发现,原来文字里还隐藏着“我”对生命的思考。现在,大家读懂郑振铎先生借写猫的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了吗?
[人应该尊重、平等对待每一个生命]
过渡:至此,我们才能说读懂了《猫》,读懂了作者。
六.书写体悟,批注推荐(6Min)
1这节课,通过圈点勾划关键词,我们读懂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通过批注关键词,我们读懂了文章的主旨,相信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收获。好的文章值得被更多人阅读。(Ppt显示:如果今晚你要向好友推荐这篇文章,你会怎样推荐呢?)
要求:请结合你自己的体悟,参考示例,为本文批注一则推荐语,10-70字之间。
范例:她用病弱的身躯书写母爱的伟大/他用精彩的活法回馈秋日的深情
《秋天的怀念》,让我们哭着,痛着,并成长着……
(提醒:老师的例子仅作参考,格式不限,大家可以自由书写)
[生写,师巡视,5分钟]
(师写:一群弱小的猫唱响生命的平等/一颗忏悔的心书写人性的光辉/读猫,读懂生命,也读懂人自己)
2.老师看到许多同学都已经完成了,忍不住想听一听,谁先来?
点评预设:的确,在生命的海洋里,每一朵浪花都很珍贵/做你的朋友真幸福,可以听到如此发人深省的推荐语/谢谢你替我总结了这一篇文章/文采斐然/此处应该有掌声/
结束语: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文章,还学习了一种阅读方法,还记得名字吗?一起说出来。古今中外,透过动物书写对生命、对人性的思考的作品还有很多(ppt显示作品推荐)
老师希望同学们能用今天所学读书方法,去读一读这些作品,在文字的滋养中拥有悲天悯人的宽厚情怀!下课!
猫 圈点批注法教案祁雯雯
猫1资料
猫2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