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信息技术>>学科活动>>文章内容
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
信息时间:2017-11-23     阅读次数:

序言

第一章 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原则

第二章 最优化的基本准则和方法

第三章 综合规划和具体确定课堂教学任务

第四章 教学内容最优化

第五章 教学过程的教育

第六章 改善促进学生发展的工作

第七章 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

第八章 消除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途径

第九章 关心节省教师的时间

第十章 有科学根据地分析课堂教学是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重要因素

结论

第一章 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原则
规律性是指一定现象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重复的联系.教学中的规律并不是教育家随意创造的.它们直接来自教育科学所揭示的有效教学的规律性,这些规律性经常表现在教师的实际工作之中.

可接受性原则――教学应根据学生实际能力水平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分量,难度和教学速度,必须最优地符合于学生最近发展阶段的实际学习能力.

自觉性,积极性和独立性的教学原则――在教师的指导作用下,教与学的统一.不仅应当把学生的积极性引向简易识记和集中注意力,而且引向精力充沛地,独立地获取知识的过程本身.

直观性教学原则――对教材的感知越是多种多样,就越牢固地掌握这些内容.要求人的所有感觉器官――视觉,听觉,触觉等都参与掌握学习信息.

最优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教学原则――教学的效率胡规律地依存于选择各种教授方法,激励方法和检查方法的最优结合方案.

最优选择教学形式的教学原则――在选择教学形式时,必须考虑任务,内容的特色,该班成员的特点,以及课堂教学某个阶段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原则――从若干可行的教学过程方案中,有意识地选择出这样一种方案,在该条件下,这种方案能够保证在完成学生的教养,教育和发展任务方面,可能取得最高效率,而且使教师和学生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均为合理.

以最优化来说,重要的不是指出课堂教学可能完成的所有任务,而是选出其中特别重要的,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顺利地完成的任务.

只有完整地运用所有的教学原则,保持它们的密切联系和注意的分寸,才能保证学校的有效教学.教学各个要素和整个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原则是使各个教学原则得到合理运用的保证.

第二章  最优化地基本准则和方法

一、两个准则

教学过程效果最优化地第一个准则是每一个学生在教养、教育、和发展三个方面都达到他在该时期内实际可能达到的水平,但不低于所规定地评分标准的及格水平。

为了在不加重学生和教师负担的情况下获得最优效果,必须明确规定实践用量,特别是家庭作业的时间量。

教学最优化的第二个准则是学生和教师都遵守有关课堂教学和家庭作业的时数规定。

二、八个方法:

1、教授最优化的第一个方法是综合规划和具体确定学生的教养、教育和发展任务。

2、教授最优化的第二个方法是使教学内容符合教学任务,突出教学内容中主要的、本质的东西。在设计教学内容时,非常重要的是,不仅要像以往那样注意传授某些科学知识,而且要注意学生更广泛的活动内容:掌握新材料的主要内容;掌握有关的技能(不仅包括专业方面的,而且包括一般学习和合理化方面的技能);自我管理;自我检查;互相交往等等。

3、教授最优化的第三个方法是选择最适当的课堂教学结构:即提问、学习新教材、练习、巩固、家庭作业、小结等的顺序。

4、教授最优化的第四个方法是教师自觉地为完成一定教学教育任务选择最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5、教授最优化的第五个方法是对学生采取区别对待和个别对待的方法,把全班的、小组的和个别的教学形式最优化地结合起来。

6、教授最优化的第六种方法是为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物质条件和学校卫生条件、道德心理条件和美化条件。

7、教授最优化的第七个方法,我们认为采取专门措施来节省教师和学生的时间,选择最优化的教学速度。

8、教授最优化的第八个方法是按照最优化准则分析教学效果和师生的时间用量。

第三章  综合规划和具体确定课堂教学任务

综合规划学生的教养、教育和发展任务(目的)是从第一个教学原则引申出来的,它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最重要的方法。

教师在规划课堂教学任务方面的活动程序:

1、在研究该学科、该章节、该课题时,要了解各种可能的教养、教育和发展任务。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熟悉教学大纲、教科书内容和教学法参考资料。

2、在了解《学生教育工作的示范内容》的有关材料和教育会诊所作的鉴定的基础上,考虑该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其他特点,他们的学业程度,教育水平和发展水平,具体确定任务。

3、比较各种任务的意义,考虑完成任务的时间,突出若干主要的教养、教育和发展任务。

4、突出课的“最高任务”。

第四章 教学内容最优化

要选择最优的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必须采取下列的行动,这些行动,综合起来,就是教学内容最优化的程序。

1深入分析教科书的内容,并判断它是否能全面完成该课的教养、教育和发展任务。与些同时,还应使教材内容现实化:即以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文化生活发展的最新例子、事实、插图等来充实教材内容。

2、从完整选择出来的内容中找出最主要的、基本的、最本质的内容,以便在讲解教材时,在练习时,甚至在下一节课提问学生时,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些内容上。

内容应当按一定的逻辑分为若干部分,其中每一部分都应当在要点上打“感叹号”。因此,内容最优化的这个阶段也可称为找出要点、重点阶段。

3、进行学科间协调是课堂教学内容最优化的一个最重要手段。

4、按照可能规定给该课题的教学时间来安排课堂教学(一堂课或几堂课)的内容。

5、保证以区别对待的办法来教育差生和优生,而且要保证他们学习的教材不低于教学大纲的要求。

为了更顺利地掌握最优化的方法,教师也可以就课堂教学内容最优化问题独立地进行练习:

课堂教学(一节课或几节课)

内容最优化的基本阶段

教师在内容最优化方面的基本实际内容

1、保证内容全面符合于任务

――教养、――教育、――发展

――选择必要的理论原理、事实和练习,借以保证完成课堂教学的全部任务

2、找出内容中主要的、本质的东西

――找出课的基本思想

――把内容再分为逻辑完整的几个部分

――找出课的每个部分的基本概念

3、学科之间的内容协调

――消除教材的重复现象

――依靠学生已从其他学科会的材料

4、保证内容的分量符合于学习该内容所规定的时间

――要选择实际上有可能在规定时间内实现的一定数量的练习、事实、实验、例证

5、为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选择区别的内容

――选择适合优生、差生做的练习

第五章 教学过程的教育

第六章 改善促进学生发展的工作

教学最优化要求,在课堂上除了完成教养和教育任务之外,同时还要完成学生心理发展的任务。在这些任务中,培养学习认知活动的技能技巧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因为离开学生学习本身的最优化,教学最优化就是不可思议的。

一、拟定学习活动任务的技能。

为培养理解自己活动目的和任务的技能,应挑选能顺利达到这个目的的专题或课来进行,并且遵循最优化原则:以较少的特别重要的练习,取得较大的效果。

二、形成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可分为两大类:认知兴趣动机,学习义务感及责任感动机。积极的动机是每个学生都有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些动机被抑制了,需要排除抑制它的原因和事实,使它解放出来。为此,必须分析各种积极动机的形成程度,特别是分析它们的具体因素,以便发现消极动机比积极动机占优势的主要原因究竟在哪里。

三、使用书籍和其他参考资料。

使用书籍是用途很广的学习技能。这种技能的培养,在家庭和幼儿园就已开始,只有到了小学,才特别积极地进行。

1、培养使用标准教科书的技能。

2、培养学生使用各种参考书和工具书。

3、读书提纲和笔记,是使用书籍的一个特殊方面。

4、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为教学信息的重要来源。

四、阅读和书写的速度。

感知教学信息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速度。有理解的快速阅读会强化思维的过程,提高它的效率。

五、聚精会神地听教师讲解和积极地领会教学信息的技能。

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讲述、谈话、独立解决问题情境等方法,对维护学生的注意力,具有特殊的意义。

六、理解教材、合乎逻辑地识记教材和从中找出要点的技能。

要理解学习信息,学生必须运用这样一些思维过程,如分析、比较、概括、综合、分类、系统整理、抽象等。这些思维过程并非通过专门的途径,而是在学习各种内容过程中形成的。

七、拟定学习活动提纲。

拟定提纲可以培养思维的逻辑性,使叙述具在系统性、连贯性和紧凑性。

八、独立做练习、独立完成认知任务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技能。

苏联教育学的出发点是,学生不应当单纯是教学的客体,消极地接受教师传播的教学信息,他应当同时是教学的积极主体,独立地掌握知识和完成可能完成的认知任务。

九、学习中的自我检查。

学习活动是一个完整的周期,它不仅应当有动机、计划、组织,而且应当有自我检查。

方法有:写读书提纲、回答教科书每节后面的考查题和补充考查题的习惯、检查作业、评价自己和同学的书面作业。

十、培养学生的情感。

情感上的修养必须对生活、艺术和创作等现象,对道德观念等领域能作出情感上的反应,必须善于理解、尊重和珍惜别人的感情,表现出对他人的关心,能够与他人、与文学艺术主人公们有共同的体验,能够掌握自己的情绪举动,对错误的行为毫不让步。

第七章 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
一、概述

1、由于任何师生活动都具有组织、激励和检查这三个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所以,教学方法也可以分成三大类:

组织学习认知活动的方法;

激励学习认知活动的方法;

检查学习认知活动效率的方法。

上述每一类教学方法,都是由一系列具体的教学方法组成的。(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复现法,探究法,归纳法,演绎法,口述法,直观法,实践法)

2、实践表明,教师对方法多样性的认识越深刻,他所选择的各种方法的配合方案就越有效。方法配合协调就会使教学过程很有成效。

3、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配合运用各种方法。运用多种多样方法,能为学生认知能力的顺利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当然,在多样化方面应该适度,以免教学成为不断变换活动形式的万花筒,分散学生对教材本质和内容的注意力。

4、某种方法对某些情况来说是成功有效的,但对另一些情况,另一些专题,另一些学习形式来说,则可能根本不行。教师应该很好地认识每种教学方法的性能和优点。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

1、各种教学方法效率比较

各种教学方法效率比较表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所要完成的任务

要求的教学进度

形成

发展

理论知识

实践知识

实践和劳动技能

抽象思维

直观形象思维

思维的独立性

记忆

言语

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方法

☆☆

自主学习

☆☆

☆☆

☆☆

☆☆

复现法

☆☆

☆☆

☆☆

☆☆

探究法

☆☆

☆☆

☆☆

☆☆

归纳法

☆☆

☆☆

☆☆

演绎法

☆☆

☆☆

口述法

☆☆

☆☆

☆☆

☆☆

直观法

☆☆

☆☆

实践法

☆☆

☆☆

说明:

☆☆ :表示完成该任务比同组其他方法好。

☆:表示基本上能完成该任务。

△:表示完成该任务比同组其他方法差。

2、教学方法的选择

(1) 教学方法选择的基础----教学内容分析

在教学方法选择之前,必须确定课的教学任务,具体分析教材内容,从中找出主要和基本成分,并将教材内容划分为逻辑上完整的几个部分。然后,就选择学习教材的每个阶段上所用方法的最优结合方案。

    (2) 选择教学方法的顺序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考虑问题的大致顺序:开始时,教师先考虑能否采用要求学生具有较大独立性和积极性的那些方法,然后,逐步过渡到较不费力的方法。

第一个问题:能否采用教师不讲解,由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来组织这一专题的学习?

如果内容很简单,学生有独立学习专题的基础,又有时间可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即可采用。反之,则不能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

教师的选择: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方式,或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

第二个问题:能否采用探究法来组织这一专题的学习?

如果教材具有中等难度,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有独立“充实”的知识基础,在学习这一专题时有时间进行探究,即可采用。反之,则不能采用探究法。

教师的选择:探究法或复现法。

第三个问题:能否用演绎法来组织这一专题的学习?

如果教材内容以演绎方式叙述,学生具有用演绎法学习专题的基础,即可采用。反之,则不能用演绎法来组织这一专题的学习。

教师的选择:演绎法和归纳法

第四个问题:能否在课堂教学中把口述法、直观法和实践法结合起来使用?

如果专题内容允许这样做,教师备有教具或者可以制作这些教具,教师有时间使用直观教具,进行实验和实习作业等,即可采用。反之,则不能采用。

教师的选择:视可能情况配合使用口述法、直观法和实践法。

第五个问题:在课堂上将采用哪些方法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的选择取决于教材内容和班级学生学习态度的特点。

第六个问题:在巩固新教材时,将采用哪些检查和自我检查的方法,以检查对新教材的掌握程度?

选择同内容特点、学生能力和所安排的时间相适应的那些方法。

总之,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最优结合方案时,必须考虑教学目标的达成、教材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可能性、教师的可能性。

3、各种教学方法的合理使用比较

在何种情况下合理使用

在解决何种任务时特别有效

哪种教材内容使用这种方法特别合理

学生具有何种特点的情况下使用这种方法比较合理

使用这种方法教师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口述法

形成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

教材主要是理论资料性的

学生有掌握口头信息的基础

教师掌握这种方法比其他方法好

直观法

发展观察力,提高对所学问题的注意

教材内容可能用直观手段来传授

直观教具是该班学生所能接受的

教师备有必要的直观教具,或者可以独立制造这些教具

实践法

发展实践的技能和技巧

专题的内容包含实践练习,进行实验和劳动作业

学生有做实践作业的基础

教师备有教学物质用品和教学参考资料,可供组织实践练习

复现法

形成知识和技巧

内容太复杂或者很简单

学生不具备接受探究问题的方法和学习该专题的基础

教师没有时间用探究法组织学习该专题

探究法

发展独立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和对事业的创造精神

教材内容具有中等难度

学生已经受过训练,可以用探究问题的方法学习该专题

教师有时间用探究法组织教学,并且很好地掌握探究教学法

归纳法

发展概括能力和归纳推理能力

专题的内容在教科书里是用归纳法论述的,或者这样来论述比较合理

学生已经受过训练,能够进行归纳推理,但演绎推理尚有困难

教师已掌握归纳教学法

演绎法

发展演绎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

专题的内容在教科书里是用演绎法论述的,或者这样来论述比较合理

学生已经受过训练,能够进行演绎推理

教师已掌握演绎教学法

自主学习

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形成学习劳动技巧

教材可用来独立学习

学生已经具备独立学习该专题的基础

有教学参考材料可供学生自主学习,也有时间在课堂上组织自主学习

第八章 消除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途径

一、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原因

1、基本因素

(1)教学大纲和为相应年级学生编写的教科书中,有些章节的程度太深。

(2)教科书中,有些章节的论述方法不够完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述也不得法。

(3)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规定的教材分量,不合乎实际上安排的教学时数。

2、科学方法方面的因素

 (1)讲授个别专题的方法没有很好研究.

(2)各科的教学法课程,没有按照相应章节,具体规定出家庭作业的分量和深度。

(3)没有很好研究有关年级各个学科家庭作业类型和分量的协调方法。

(4)一些专题和章节缺少必要的教学参考材料,缺少有助于学生更好理解教材的新直观教具和技术手段。

(5)过分夸大高速度的教学原则的意义,导致教师每节课都讲授新教材,因而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巩固这些新教材。

3、教师教学方法方面的原因

 (1)有些课教学效率很低,原因是教师不善于把注意力集中在主要的、最本质的教材上,不善于选择教学方法的最优结合方案,不善于正确地分配讲授新教材和提问的时间,因而个别提问占时间过多,新教材的讲解反而浮于表面。

(2)不重视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课本内容,这就人为地造成他们在家里学习教材的困难。

(3)教师对培养学生合理组织学习劳动的技巧很不重视,特别是对培养阅读和书写的应用速度,拟定提纲和在学习中进行自我检查这样一些与学习成绩有高度相关的技能方面不够重视。

(4)在实践中不能很好地利用有关对差生进行有区别的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的经验。通常只在作业的深度上有所区别,而不是在教师对学生的帮助方法上有所区别。

(5)一个班级的各科教师,很少协调家庭作业的分量,每个教师很少按规定给该科的家庭作业时数来布置家庭作业,在课堂上没有就如何做家庭作业问题对学生作应有的指导。

(6)教师不重视防止学生家庭作业负担过重的教育措施。

(7)换课的数量太多。

4、组织教育方面的原因

 (1)没有很好地检查执行教育部关于家庭作业的性质和分量的指令性规定。

(2)在师范学院和教师进修学院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参考书中,没有很好地反映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原则和方法。

(3)没有很好地组织教师在这些方面进行自修。

二、消除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途径

1、消除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基本因素的措施

(1)删除教学大纲中过于复杂和次要的教材。

(2)完善培养学生学习劳动技巧的统一大纲。

(3)出版关于学生做家庭作业的合理方式方法的推荐材料和小册子。

(4)在教学法课程中更加重视家庭作业问题。

2、消除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其他因素的措施:

(1)学生学习负担最优化有赖于课堂教学方法各个成分的完善

(2)选择最优的教学结构,最优的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对消除学生家庭作业负担过重现象也有直接的关系,

(3)消除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问题,同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的方法,有着最直接的联系

(4)消除学生负担过重还有一个重要条件,这就是在学校和家庭中为学习活动创造最良好的卫生条件、道德心理条件和审美条件。

(5)必须经常采取促进学生学习活动合理化的各种教育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研究和照顾学生个人和班级集体的特点。

加强学生的集体认知活动,在学习中互相帮助(与其他活动形式相配合)。

在团队的社会工作中,委托做一些与教学过程直接有关的工作(如做实验员,辅导员,助手,图书馆积极分子等)。

组织认知性的专题课外活动。

在学校和班级中组织学习经验的交流。

向家长介绍当前的教育特点和教学教育过程特点,介绍学生家庭作业的合理组织方式,告诉他们在家里应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九章 关心节省教师的时间

教学最优化的目的不仅在于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而且在于节省他们的时间和精力,这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重要性。

教学最优化要求抓住每课内容的要点和重点,可以直接节省教师的时间,选择适当教学方法与节省教师时间也有关系!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避免课后补课。

第十章 有科学根据地分析课堂教学是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重要因素

一、观察教师的教

序号

总结分析的问题

对教师活动是否优化的评价

1

规划和向学生提出课堂教学的任务做得怎样?

2

如何评价教师所选择的课的基本成分结构,以及分配给每个成分的时间?

3

如何评价所选的课堂教学内容?

4

所选的教学方法、激励方法和检查方法是否配合适当:

提问方面:

学习新教材方面:

巩固方面:

总结所学教材方面

5

课堂上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别教学这三种教学组织形式是否配合得好?是否保证对差生和优生的区别对待?

6

课堂上直观教具、教学教育手段、仪器等的运用是否合理?

7

如何评价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方式,是否掌握好教育的适度?

8

课堂上是否执行必要的卫生条件?是否采取措施以保持学生的学习精力?

9

课堂上完成教养、教育和发展任务的有效程度如何?

10

确定家庭作业的分量和深度是否恰当?是否善于进行指导?

例如:在观察对学生提问时,应当注意这样一些因素:用什么形式提问(个别的还是全班的,口头的、书面的,还是实验的);评价所选提问形式是否合理;从课堂教学的各个阶段来看,提问的位置是否摆得正确;从该课教学过程来看,提问所用时间是否适当;是否准确提出提问的基本目的(准备转入新课题,检查知识,检查技能等),是否全面实现目的;教师是否力求保证提问具有教学的性质,是否保证全体学生积极参加活动,是否善于纠正错误和不精确之处,是否引导学生注意这些问题;是否客观地评分和令人信服地说明评分的根据;是否注意要点的掌握,答案提纲的逻辑性,知识的巩固性和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技能等等。

二、观察学生的学

分析课堂教学效率,不仅必须判明教师教学活动的优化程度,而且必须判明效果。这种效果表现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技巧上,以及他们在教育方面和发展方面的进步上。在评价课堂教学的发展作用方面,起决定作用的是对学生的活动进行观察。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