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小学教育>>语文>>常州青语>>龙城花絮>>教研简讯>>文章内容
钟楼区:课内与课外牵手 言语与精神共生——记“钟楼区小学语文优秀青年教师汇报展示”系列活动(二)
信息时间:2017-06-20     阅读次数:

课内与课外牵手   言语与精神共生

——记“钟楼区小学语文优秀青年教师汇报展示”系列活动(二)

为了更好地推进和实施学校语文课程建设,促进语文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展示学校教研组优秀青年教师的风采,2017年6月14日下午,钟楼区教师发展中心精心部署,在觅渡教育集团广化校区开展了“钟楼区小学语文优秀青年教师汇报展示活动(二)”。活动由区教师发展中心的陈玉琴老师主持,主要呈现了三节“语文主题学习”课例和三个学校课程建设推进情况、学生阅读课程汇报。

第一板块:课堂展示  主题鲜明

第一节课是觅渡教育集团戚文静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主题识字课《多变的兵器》。戚老师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围绕学生感兴趣的兵器“刀”展开教学,紧扣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看刀了解刀义、赏刀识写刀形、玩刀拓展积累。同时,戚老师关注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重点,以“刀”为主线,采用图片识字、猜谜识字、游戏识字、儿歌记字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识字。

第二节课是新闸中心小学朱婷玉老师带来的二年级主题阅读课《童话中的狐狸》。朱老师从学生的已有阅读经验出发,让孩子们走进神奇的童话世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完《小狐狸送花》,朱老师带着孩子们再“读、想、说”的方法拓展学习童话故事《小狐狸的树林》,还巧妙地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语言迁移,创编童话,让学生的语言得到发展,充分享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

第三节课是卜弋小学孙文雅老师分享的三年级《日月潭的传说》“1+x”主题阅读课。“初步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中段阅读教学目标之一,概括主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重难点。孙老师地通过画“故事山”,让学生清楚地把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巧妙地串联起来,借此引导学生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再拓展教学《开天辟地》一文,做到了“精读得法,略读用法”,“课内学习,课内阅读”,“一课一得,双线并进”。课堂既关注了文本内容,又关注了文本语言。

第二板块:汇报交流  分享吸纳  

首先,觅渡教育集团课程教学部副主任章莉老师作了题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觅渡语文课程建设》的主题课程阶段实施汇报。她从国家课程的高质量校本化实施和语文拓展实践课程的实施两方面,介绍了觅渡教育集团语文学科是如何实现“爱读乐写善表达”这一课程目标的。接着,吕娇老师就《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阅读》为题,向大家展示了新闸中心小学语文组《建构“学课堂”背景下主题阅读研究》课题的实践与探索。随后,卜弋小学的金鹤老师以《浅谈对“语文主题学习”的认识和实践》为题,汇报了卜弋小学在“语文主题学习”探索中的心路历程和收获。

第三板块:总结点评  方向引领

最后,钟楼区教师发展中心的陈玉琴老师深入浅出地从四个方面肯定、点评了这三堂课。她指出这三堂课主题鲜明、内容整合、策略有效、学有所得。这三堂课,体现了四大特点:一是基于年段特点,思考了教学目标的定位;二是基于语文目标,思考了教学内容的重构;三是基于教材特征,思考了语言训练的优化;四是基于主题阅读,思考了变革课堂形态。三节课,整体上体现了“群文阅读、内容整合、方法导引和语用聚焦”等亮点,也体现了钟楼区“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推进中“研读教材有眼光”“设计活动有思考”“语用训练有策略”的态势。

陈老师还提出:要改变教学现状,要改变课堂形态,语文教学内容的安排就要避免繁琐化,要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她建议语文老师日常教学中要打通课文与课文之间、打通单元与单元之间、打通教材与教材之间、打通教材与丛书之间的界限,教学内容的增删调补和教材重组。用整合的思维、整合的行为,把一个单元的课文看成一个整体,通盘考虑教学活动设计,把听说读写等言语实践能力的提升置于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之中,做到精读与略读的融合、理解与运用的融合学文与练笔的融合。

通过研讨交流,大家达成了共识:语文教学要“瘦身”,做好“加法和减法”,关注主题阅读,重视“打通和重建”,避免单篇和碎片化的教学,真正关注从“双基”到“四基”,调整教学目标,改正课堂形态。

本次研讨活动,不仅给教师们提供了展示自我、加强交流的机会,还促进了教师们对“语文主题学习”的思考和提升。相信钟楼区的小语人,通过本次研讨活动,一定会更好地吸纳、分享、实践和创新,立足于学生的终生发展,坚持不懈,以主题学习为支点,撬动语文课程改革,用自己的行走方式诠释“什么是语文”“我们应该怎么做语文”!

(觅渡教育集团报道)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