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第十二轮小学语文送培第四次活动在雪小举行
6月6日,武进区小学语文第十二轮“送培上门” 雪堰中心小学培训点第四次活动在学校报告厅成功举行。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裴红霞、培训点导师星韵小学韩玉宇副校长,以及本培训点的全体成员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
活动分课堂观摩、互动研讨、讲座三大板块。课堂观摩由教研员裴红霞执教《习作四》。裴老师凭扎实的基本功、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创设了情境,唤醒表达交流的需要,并从中发现自然观察的智能,有效借鉴阅读课文中的语言规律,将其迁移到了习作教学中。她层层落实目标,迁移有法,表达有效,激发乐趣,情动辞发。学生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有了实质的言语智能生长。这堂落地指导的观摩课,给学员们带来了启迪和思考。
接着,学员殷素玉、秦敏老师分别以课内习作《一次有趣的实验》《有趣的发现》为例,分享了自己习作中的点滴经验和困惑。殷老师指导学生习作循循善诱、细致入微,她指出要写好实验作文须做到“五个有”:有顺序、有过程、有想象、有表现、有道理。秦老师指导学生课内习作孜孜以求,她谈到:习作中要坚持“四个多”——多说、多读、多练、多改,尤其是三年级作文,一定要细细地指导。
随后,裴校长又为全体学员作了“具身认知视野下优化课内习作指导”的主题讲座,进行了一次最接地气的指导。她用一个个鲜活的教学实例和引人入胜的语言为教师的习作教学打开了一扇明窗。如何进行课内习作的教材解读?课内习作的过程如何展开?如何突破作文教学的难点?具身认知视野下的习作全过程又是怎样?裴校长向大家一一道明: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才能唤醒其表达冲动;只有创设现场情境,才能生发更多表达素材;只有搭建平台,才能顺应表达规律;只有多维参与,才能完善习作表达。这是教材对“具身认知”的呼唤,这也是习作规律对“具身认知”的呼唤,只有让学生身体动起来,才能发展其自然观察智能,才能牵动其言语智能。
最后,导师韩玉宇校长为送培点的全体成员作了简单的学期小结。她回顾本学期主要阅读聚焦第一课时,进行了三次研究。前两次活动保持第一课时原有的目标进行创新,第三次对教学内容如何选择进一步研讨。本次开启作文教学的研究,老师们平时习作指导丰富细致,学生才有上佳的习作。韩校对下学期的送培提出建议:聚焦低段的教学,课堂教学走向课程,关注综合性学习。
做正确的事情,比把事情做正确更重要。本次送培活动为全体学员攻破课内习作教学难点提供了范例和创新性的方法。我们老师唯有上好每一节习作指导课,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言语发展,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正确的事。
(雪堰中心小学供稿∕撰稿:孙丽娟 审稿∕摄影:强明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