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小学教育>>语文>>常州青语>>龙城花絮>>教研简讯>>文章内容
钟楼区:砥砺前行 不忘初心 ——记钟楼区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语文教研计划贯彻暨“五语关键能力调研”质量分析
信息时间:2017-06-02     阅读次数:

砥砺前行 不忘初心

——记钟楼区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语文教研计划贯彻暨“五语关键能力调研”质量分析

    早春二月,春寒料峭。2月22日下午,钟楼区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语文教研计划贯彻暨“五语关键能力调研”质量分析会在西新桥小学三楼多媒体室举行。各校分管校长、学科主任、教研组长以及五年级语文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内容分两大板块:第一、“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语文教研计划”贯彻;第二、“五语关键能力调研”质量分析。

“方向明确比努力更重要!”

    在本学期语文教研工作计划贯彻的之前,陈老师首先给大家梳理了过去的一年里钟楼小语取得的优异成绩:有教师获得的省级课堂教学大奖,有学生获得的市级作文比赛荣誉,还有区域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取得的多项研究成果……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如:传统备课模式一成不变,教学内容拓展落实不力,课堂形态变革纸上谈兵,学段关键能力模糊不清,教研组日常教研运行低效……对此,陈老师高屋建瓴地进行顶层设计,提出了“遵循语言学习规律、推进语文主题学习、转变师生教学方式”指导思想,为这学期的语文教研工作指明了方向。

“内容规划比形式更重要!”

    基于本区实际情况,陈老师立足区域语文学科教研现状,从“指导思想”“主要工作”“日程安排”三个方面认真细致地贯彻了本学期区域“语文教研工作计划”。陈老师指出,我区的小语学科教研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守教学改革成果,推进区域课程建设,本学期教研重点仍是在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引领学校和老师策划、实施、管理、评价区本化语文课程,期待通过真实性的观念角色转变,启动实质性的语文课改实验,践行有效性的关键能力检测,以此找准落点,彰显亮点,突破难点,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教研品质,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课程实施力。“深化真实性的教学变革研究”,重点要求我们研究教学对象,研究教学内容,研究教学设计,研究教学方式。“加强实质性的主题学习实验”,要求我们重视课堂形态的变化,重视青年教师的成长,重视教研组教学成果的提炼,重视学生的素养提升。“践行有效性的关键能力检测”要求我们关注学科问题,关注核心素养,关注命题走向,关注学段关键能力。陈老师还指出我区将继续推进“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形成我区小学语文学科的教研品牌;通过多元评价的方式开展小型竞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实施一个“能力升级”的检测,完成一套“质量把关”的命题,做好一次“毕业命题”的指导,践行有效性的学科能力检测。

“过程扎实比结果更重要!”

    活动的第二个内容是陈老师针对上学期末的“五语关键能力调研”进行了质量分析。她从“命题内容与意图、数据统计与分析、改进建议与对策”三方面给大家作了细致解读。

什么是学科关键能力和学段关键能力?命题的意图和检测的指标是什么?陈老师结合案例为大家都做了具体分析,排除了老师们的疑惑。特别是,针对检测中凸显的“整体阅读水平不容乐观、校班之间差异十分明显和能级目标达成令人担忧”等问题,她给大家提出了教学改进建议:第一、要明确学段指向性目标;第二、要注重阅读针对性训练;第三、要促进校际均衡性发展;第四、要发挥检测导向性功能。她还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但最终目的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所以,陈老师要求学校领导和老师清晰质量检测的真正目标和内涵,通过质量检测更好地促进学生素养的提升,能力的发展,人格的完善。深刻而有力的分析,给大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也指明了质量检测的方向,更清晰了各年段学生能力结构的框架和内涵。

   一次会议,一股动力;一张试卷,一面镜子;一次汇聚,一次分享。新学期的钟楼小语人必将砥砺前行,不忘初心,共谋发展,再创佳绩。

(西新桥小学 沈浩 陈媛 报道)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