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小学教育>>语文>>常州青语>>龙城花絮>>教研简讯>>文章内容
天宁区:拓宽学习时空,助力课堂转型-——2017年4月天宁区小学语文课堂转型暨互联网+时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范式研究活动纪实
信息时间:2017-06-01     阅读次数:

拓宽学习时空,助力课堂转型-——2017年4月天宁区小学语文课堂转型暨互联网+时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范式研究活动纪实

“互联网+”正悄然改变天宁教育。自20166月,天宁教育人立足实践, 积极投入“互联网+”课堂研究,一路播洒芳香智慧。201746日,天宁小语人集聚解放路小学演播厅,以技术为工具,助力课堂转型。本次活动以“探索互联网+时代小学语文阅读课范式”为主题,300多位天宁小语人集聚一堂,天宁区发展中心副主任金东旭、小语教研员王勤出席本次研究活动。活动分课堂教学和交流研讨两部分。

互联课堂拓宽学习时空

“互联网+”和语文阅读课教学“加”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呢?解小的蒋芙蓉老师带领五年级的学生率先给出了答案。蒋老师执教《海伦·凯勒》,依托全景平台,呈现学生多角度理解文章脉络的思维导图,从而揭示人物小传这种文体采用顺叙手法,选取人物典型事件的写作特点。课堂上,蒋老师聚焦核心问题,学生进行文本批注,平台分享,学生在学习别人批注的基础上,小组讨论,二次批注,品味语言,拓宽学习时空,提升了学习力。

浦前中心小学叶小兰老师执教《我和祖父的园子》,依托互联技术,聚焦核心问题,学生选择重点段落进行批注,拍照分享平台,小组内学习讨论,形成二次批注,学生利用平台分享功能,对文本语言的捕捉更加细腻,交互式学习绽放出学生灵动的语用实践。蒋老师和叶老师注重从一篇课文走进一本书的教学,课堂上,依托技术,适时进行文本拓展,将阅读教学引向深入。

互联技术重塑教学范式

解放路小学语文学科主任蒋晓燕以《推进互联课堂,加快课堂转型》为题,着重介绍了学校依托互联技术,探索阅读教学范式的实践之路。初步的阅读教学范式是——“任务导学,在线分享;聚焦问题,深入理解;拓展阅读,丰富积累。”蒋主任以两节互联课堂为例,细致地解读了两节课的设计意图,通过教给学生批注的方法,来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达到尊重个体学习体验,学习者间产生相互促进的效果。与会老师看到,互联网+课堂,可以更多地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学习的多元性、差异性及开放性提供支持;强调学生之间学习的互动性、协作性及实践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互联思维助力课堂转型

天宁区小学语文教研员王勤老师在点评这两节课时指出,语文教学遇见互联技术,作为一线教师,要努力去寻找“技术”与“语文”的平衡点,不变的是课堂上浓浓的语文味,努力转变的是教与学的方式。她认为,两节课折射出,互联技术正悄然改变着课堂教学:一是教师的教学语言和形态发生变化;二是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变革;三是学生在课堂上的交往方式发生了变化。面对互联时代,一线语文教师要把技术用在刀刃上,使用技术而不是被技术,要把技术巧妙嵌入语文教学,自然对接,浑然一体。

天宁区小学语文教研员金东旭老师,在评点两节课时指出,互联网+时代的小学语文课堂,语文老师要坚守语文本身,关注文体特点,关注语文学习方法,关注语用实践;同时要积极拓展技术的工具价值,实现有效的时空拓展;要依托技术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习真正发生;要以“互联网+思维”寻找全新的教学逻辑,课堂努力向“开放性”和“去中心化”方向发展,要努力借助大数据处理学习结果,锁定内容进行补偿性教学活动,教师要有“让学”的意识。

互联网+时代小学语文课堂的实践,让天宁小语人越来越意识到:课堂中技术永远只是手段,培养人才是真正的核心。我们要坚守语文的精神和底色,让我们的语文课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儿,让我们的语文课培养素养深厚的语文人!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