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初中教育>>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活动>>文章内容
《道德与法治》课堂与心理辅导课堂的精彩相遇
信息时间:2017-03-23     阅读次数:
 

2017322日上午,常州市《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心理辅导课程联合教研活动在钟楼实验中学举行。钟楼实验中学的陈冬梅老师带来一节道德与法治课《单元实践活动—体验人生责任》,清潭中学周海燕老师带来一节心理辅导课《遇见个性的自己》。常州市心理辅导教师和七年级品德老师参加了活动。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陈老师采用了学生体验和主讲的方式,从全国两会导入课题,接着学生分为三个探究小组分别就食堂就餐情况、校门口交通情况、青枫公园游客行为调查做了汇报。汇报小组的同学在课堂上积极与其他同学互动,并采用了倡议书、小品、现场书法展示等活动来进行探究成果展示,形式多样。最后陈老师带着学生畅想20年后自己的责任,学生们踊跃发言,最后本课快结束时,陈老师邀请了学校石校长对学生进行责任寄语,让学生们感受颇深。

   在心理辅导课堂,周老师采用造反多动导入新课,引发了学生们极大的兴趣,接着很自然的过渡到学生性格的讨论,然后让每位同学绘制属于自己的个性名片并分发各种颜色的卡纸给学生,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性格是可以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我们一起坐上时光机,穿越到五年以后,现在邀请大家一起进入冥想状态,你希望五年后的自己是什么样子?与现状一样还是不同?你想成为什么样性格的人?学生们讨论激烈。最后,周老师让学生思考现实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有哪些差距,你准备做什么来进行完善?进一步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课后,参加听课的领导和老师对这两节课作了评议。大家认为,这两节课都上得很成功,课堂气氛好,既活跃又有序,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得到了很好的展现。陈老师的课,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责任,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整合了学校资源。周老师的课从学生的性格开始,引导学生去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从而遇见更好的自己。两节课条理清晰,充分利用多媒体,图文并举,由浅入深,重点突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从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两节课都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