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桂飘香,秋色宜人,古城南京迎来了全省品德与社会优质课评比活动。本次活动是由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办,南京市教研室承办,于2016年9月21日至23日在南京市长江路小学举行。来自全省13个大市,28位选手代表,三百多名观摩代表热心地参与了现场观摩。参赛教师的课各具特色,精彩纷呈。我市局前街小学集团华润校区的何燕老师荣获《道德与法治》省一等奖、怀德苑小学的李桦老师荣获《品德与社会》省一等奖。
一片匠心,去朴取精
“精华凝笔端,咫尺匠心难。”为了使课堂呈现最佳效果,何燕和李桦两位老师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常州小学思品学科团队的悉心指导下,从儿童主题式体验学习的视角出发,从设计到课堂,几经雕琢,尽显生命关怀。为了将学习活动策划得更加富于童趣,一份份教学设计反复修改,日益叠厚;为了将情境创设得更加开放生动,一次次试教课精心准备,反复打磨;为了将精彩的专家建议内化于设计,成型于课堂,一场场研讨会上虚心求教,潜心思考……两位参赛老师和思品研究团队一起,以精益求精的匠心情怀铺陈前行的道路,静待脚下花开。
一种理念,生命拔节
何燕老师的课题是《会变脸的水》。课堂上,水娃娃、应急包、小铃铛,丰富生动的形象和道具吸引了孩子的眼球;做实验,找本领,穿越情境,层出不穷的活动和体验开放了孩子的思维。在何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一会儿在美丽的水景中自在畅游;一会儿在有趣的实验中观察探究;一会儿为水娃娃的本领击掌而乐,一会儿又因为水娃娃的突然变脸心生摇曳。最妙的是水灾情境体验环节,孩子们化身成为小小自救员,和何老师一起应对一个个突如其来的困境,利用自己的智慧、勇敢和团结“绝处求生”。
李桦老师的课题是《想想他们的难处》。本课采用访谈的形式,以盲人的事例贯穿全课。 “听一听”:学生了解盲人何阿姨在生活、工作、心理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做一做”:学生通过模拟活动,亲自体验感受视力残疾人的难处;“问一问”:将盲人何阿姨请到课堂,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同学们进一步体验到残疾人的各种困难以及克服困难所付出的努力;“夸一夸”:学生发自肺腑地赞美何阿姨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敢顽强等品质,实现了情感的升华,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阿姨身残志不残的品质。
短短四十分钟的课堂,两位老师将常州市团队的教育理念与自身的教学智慧融汇其中,孩子们在体验和感悟中收获了生命的拔节成长。
一路积淀,氤氲芬芳
课虽尽而意无穷,赛虽止而思未尽。本次比赛,不仅带给参赛教师新的收获和感悟,给主题式体验学习带来新的方式和表达,更是给我市小学品德学科带来新的提升和发展。 一次比赛,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一段磨砺,不是阻滞,而是成长。衷心希望小学品德学科的老师们能克服困难,把匠心与生命关怀融于日常,一路积淀,氤氲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