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小学教育>>语文>>常州青语>>龙城花絮>>教研简讯>>文章内容
钟楼区:丹桂盛开 一路飘香 ——记“钟楼区第三批语文潜力教师培训活动(三)”
信息时间:2016-09-26     阅读次数:

丹桂盛开   一路

——记钟楼区第三批语文潜力教师培训活动(三)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9月21日,常州市钟楼区语文教研员陈玉琴老师组织开展了“钟楼区第三批语文潜力教师培训活动(三)”。本次培训主要分三个方面的内容:“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解读、粉笔字书写和课件制作指导。钟楼区第三批语文潜力教师以及各校部分青年骨干教师齐聚钟楼实验小学,全神贯注地聆听与观摩三位老师精彩纷呈的报告与演示,通过学习,大家都觉得受益匪浅。

 

一、学段关键能力解读:清晰精准

首先,陈玉琴老师以解读“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与“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为切入点,为大家具体地解释了什么叫“素养”“核心素养”和“语文素养”。“素养”就是指是指决定一个人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内在特质,从广义上还可包括技能和知识。“核心素养”是指的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具体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陈老师指出,“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缺少的共同素养。她还从“目标、性质、功能、内容、培养”五个方面帮助我们理解了核心素养概念的基本内涵。陈老师还指出: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置于四大基本理念之首。在形成语文素养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在当下的教学中,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仍然是教学的基本方式,过度关注固定解题过程和标准答案的现象非常普遍。所以,要把“知识为本”的教学转变为“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必须大力推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改变。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学必然构建新常态,而青年教师尤其是潜力教师无疑是新常态课堂构建的探索者、创造者和促进者。陈老师就如何构建语文教学新常态提出了低中高三个学段的教学关注点,并且每个学段都以具体案例为基础,帮助潜力教师直观地理解和思考。关于“聚焦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如何校本化实施语文课程”,陈老师结合课程实施与相关学段要求,与大家分享了几方面的良策1、不忘初心,形成校园新生活。2、抓住关键,形成教学新思考。3、改变备课,形成设计新思路。4、着眼整组,形成课堂新样态。

最后陈老师以窦桂梅的教育名言结束了这次精彩的讲座:我是教语文的,我是教人学语文的,我是用语文教人的。

 

二、粉笔字书写”的指导:专业规范

粉笔字书写是教师必备的教学基本功,尤其是小学语文老师更要重视。为此,清潭实验小学的奚敏老师从多方面为大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讲解,具体传授了写好粉笔字的基本技巧。她从执笔方法、运笔技法、基本笔画的写法、偏旁结构的安排等方面,给大家作了翔实的讲解示范。从一个圆为起点,解释了所谓的横平竖直。老师们认真模仿,从横、竖、撇、捺、点等基本笔画慢慢体会。最后奚老师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鼓励老师们只要坚持认真练习,一定可以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

学校历来十分重视教师的基本功训练,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相信通过奚敏老师的倾力指导和老师们勤学苦练,每一位教师都能通过自己一手漂亮的板书向学生传授知识、传递汉字的美。

 

三、课件制作”的演示:细致到位

    为促进教师教学课件制作水平的普及与提高,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和掌握教学PPT课件制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提高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水平,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在本次区潜力教师培训活动中,钟楼区教师发展中心的方佳诚老师在PPT制作方面的细致讲解非常贴近教学实际,指导耐心。参训教师们积极提问、认真记录,力争通过培训获得PPT课件制作与应用能力的切实提升。在培训中,方老师以诙谐的语言采用体验参与、互动交流和实际操作等形式帮助青年教师从了解制作PPT的基本理论、简单的文字输入、多种方法制作表格到动作动画、图形动画的制作,再到制作一些复杂的视频音频画面等方面都做了细致讲解。而参加培训的教师也以极大的兴趣和极高的热情,认真、耐心地聆听,并不断提出疑问。从教师们的学习热情中,可以看出教师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渴望与需求,也看出了多媒体PPT技术对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性。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相信在三位专家型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青年教师的深入探讨中和一次次的实践、一点点的积累中,一定会一步步成长,直至破茧成蝶。

  (钟楼实验小学  朱兴烨  袁园  报道)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