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小学一到三年级语文教材培训活动在星韵学校举行
为了确保广大语文教师更好地使用教材,提高对教材的理解和使用能力。新学期伊始,在武进区星韵学校观摩教室,许嫣娜、曹月红和万银洁老师分别为全区一到三年级的语文老师进行了全方位的教材分析。
在精简中夯实基础
苏教版教材历来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本次修订在教材开篇保留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板块,但对内容作了提炼,对版面作了精简,聚焦在语文学习习惯上,突出了学科特性。许嫣娜老师指出学生正确的读写姿势的重要性。与此同时,许嫣娜老师强调了拼音教学,讲究口型一定要标准,要设定各种情境或游戏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降低孩子学习拼音的难度,增强拼音教学的趣味性。
对于修订教材延续的原教材“多认少写”的编写思路,许老师认为在生字的编排上,可以安排笔画少点的独体字,像“鸡鸭鹅”这样的字可以放在后面进行学习。在本册的识字教学中,采用“集中识字”与“随课文分散识字”相结合的方式安排。对“词串识字”的篇目略有更新,除了已有的“看图会意识字”以外,还在单元练习中编入“写字有方”的专项练习,新创编了“识字儿歌”等识字形式,用形象的插图和凝练的短句,揭示基本笔画与偏旁的书写规律。新教材还更新了一些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选文,比如介绍女航天员刘洋的课文;更新了一些有童趣的科普类选文,比如《河里的月亮》。许老师说孩子从幼儿园大班转变成一年级小学生,要想引导他们学习,必须轻松和有趣,而新修订教材恰巧抓住这一点,要求教学情境化,要降低学生负担,同时对老师提出更高要求,大家应该更明确了新课标中关于第一学段应达成的各项要求。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更有目的地出发。
在聚焦中落实练习
讲解中,曹月红老师建议大家重新翻阅《新课标》,了解本年段的教学目标及特点,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曹校长还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出发,指导老师们明白二年级的语文教学,首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要多示范指导,让学生明晰方法。同时,教师要注重评价激励,唤起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接下来的教材分析分为四个板块——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写话)和口语交际。 “识字写字”主要围绕如何提高识字效率展开分析,进行三聚焦:“聚焦备课”、“聚焦自主识字”、“聚焦写字”,强调写字要重天天练习。“阅读”板块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展开,探寻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具体途径:扎实的词语教学、规范的句式训练、段与篇意识的渗透,进一步研究如何落实低年级的阶段目标。“习作(写话)”板块围绕如何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展开,倡导“多说少写”、精心设计指导过程,由扶到放,还原生活。“口语交际”重点研究如何创设交际的情境,创设与生活实际相似的交际情境,在教学中实现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
在变化中提升要求
三年级是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阶段,学生和教材都在发生着变化。万银洁老师在解读教材之前,带着在座全体教师对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了分析,关注到了学生是有兴趣导向,有群里倾向性,有自由倾向性和角色扮演倾向的,并由此提出了对应的相关学习方式来呼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如利用交互式学习来让学生彼此交流互助,用演一演、说一说等方式来为发展学生语文素养做准备,等等。而教材的变化,更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对学生识字写字方面的要求,不仅从铅笔字过渡到了钢笔字,更提出了学会查词典的要求。在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方面,增加了联系语境理解词语和句子,要开始学习课文中常见的构段方式,要学习分析自然段,学会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等要求。并且还在写作能力方面增加了“小练笔”。在这些变化之下,万校长对教材进行分类解读。对于识字写字,关注音、形、意的同时,加强积累与运用。阅读教学中处理好“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关系,适当进行拓展,并关注反馈。提出“微作文”的概念,并关注学生的口语表达。
本次教材分析研讨活动,使全区语文教师对苏教版教材有了清晰和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也使全体语文教师充分认识到只有全面准确地理解教材,才能更好地驾驭教材,把握课堂,实施有效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星韵学校供稿 撰稿:任敏、彭琪、卞雯玉 审核:钱晓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