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小学教育>>语文>>常州青语>>龙城花絮>>教研简讯>>文章内容
钟楼区:语文课程皆显魅力,活动展示俱放异彩——记“钟楼区小学语文课程基地展示暨语文潜力教师培训活动”
信息时间:2016-06-15     阅读次数:

语文课程皆显魅力,活动展示俱放异彩

——记“钟楼区小学语文课程基地展示暨语文潜力教师培训活动”


为了更好地推进区域语文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建构基地学校学科特色的教学环境,推动学校师生的整体发展,提升区域语文潜力教师的课程实施与理解能力,2016年5月4日下午,钟楼区各校语文教研组长、低中年级语文教师、语文潜力教师以及“4.15日语文关键能力调研”被抽测学校的全体四年级语文老师,参加了钟楼区小学语文课程基地展示暨语文潜力教师培训活动。本次活动,由西新桥小学和花园二小两个课程基地进行展示交流,内容丰富。全程活动由区教师发展中心的陈玉琴老师主持。

 

画面文字妙趣横生    特色课程别样精彩

 

首先,西新桥小学的金姣老师执教了一年级《春天来啦》主题实践课——《春雨的色彩》,金老师以关注孩子的成长为抓手,和小朋友们共同学习三只小鸟的对话,感受春雨的色彩,让小朋友在春雨的浸润中感受春天的绚烂与多姿。花园第二小学的陆梦昳老师执教了二年级绘本课《鸭子骑车记》,课上教师始终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朗读、观察、想象、续编、绘画、表演中感受绘本独有的精妙的语言文字和明快引人的画面。花园第二小学的王雅怡老师则执教了二年级绘本微课《是谁嗯嗯在我头上》,在20分钟的时间内让孩子们在认识、辨别、表演不同动物的“嗯嗯”中感受绘本的幽默风趣,亲近大自然的原始风貌,给师生共同的学习带来了鲜活的生机。随后,张超老师进行现场点评,他认为:三节课都是基于课程背景的课例展示;都是基于人文情怀的素养展示;都是基于高远站位的语用实践展示。同时,他也指出了课堂教学的问题与不足,给予了同伴们宝贵的意见和指导。同时,陈老师对于三节课也进行了简短的点评,她认为:三节课都体现了课程特性,顺应了儿童天性,还彰显了学校个性。

 

语文课程人人参与    校园文化处处彰显

 

接着,西新桥小学的丁军梅校长和花园第二小学的章丽卫教导,分别进行了语文课程基地建设情况的阶段汇报。西新桥小学首次提出“幸福课程”的建设,强调学生主体的参与感,如沐春风的安全感,心灵相契的愉悦感,学习生活的充实感。课程的提出基于教材,基于学科融通,基于超越教材,立足于教材内外整合,学科之间整合,言语实践整合。学校旨在通过学习《春天来啦》主题课程的内容,了解一些简单的与春天相关的知识,提高学生识字写字和初步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春天、观察自然的情感与兴趣。通过《春天来啦》主题·实践课程的实施,让学生观察自然,感受自然,亲近自然,在“说、读、写、画、唱、吟、演”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中,提升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通过《春天来啦》主题·实践课程的实施,促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促进西新师生特色化、个性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学校文化。

花园第二小学的“金阳绘本”课程则提出了“悦读,悦生活”的总目标。立足于让每一个孩子爱上阅读。为此,花二找到了新的生长点,自主确立“金阳绘本”课程核心与目标:1、进行绘本学习环境改造,注重课程资源建设,在绘本阅读与分享的愉悦中,感受人文情怀,实现生命的成长,形成花二“金阳绘本”特色文化建设。2、构建“金阳绘本”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升学科素养,为花二学生创造阅读平台与表演舞台,为其它阅读奠定基础,搭建桥梁。3、促进“金阳绘本”课程评价机制的转变,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丰富课程建设经验,提升课程建设实践智慧。分三个学段构建阅读、写话、创编和表演的课型。并且首次提出了“微课”的概念,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重点解决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的某一问题,内容更加精简,更贴合学生需要。学生在班级剧场,年级剧场,金阳剧场的一系列活动中让眼睛享受、让心灵愉悦、让精神提升,在绘本续编,绘本小报,绘本漂流卡的创作中发挥自己的想象与创造,分享不同于绘本故事本身的快乐。

 

语文基础尽收囊中    学科能力拔节而上

 

最后,陈玉琴老师对钟楼区“四语关键能力调研”进行了质量分析。陈老师分三个板块:命题内容与意图、数据统计与分析、改进建议与对策,系统而全面地跟老师进行讲解。针对“整体阅读水平不容乐观、校班之间差异令人担忧”等问题,她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措施,希望学校和老师站位高一点,目标明一点,教研实一点,并以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学段目标不含糊,基础知识不丢弃,关键能力不小看,语文素养不放松”深切表达了她对语文质量检测的重视与希冀。
  语文从来都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我们全体语文研究者,都希望在方法探究的践行路途中,让我们所有的孩子爱上语文,并能酣畅淋漓地尽享语文带给他们的无限乐趣和人生财富。然而,这样的道路曲折蜿蜒,纵深绵长,需要我们在出发中继续前行与探索,在前行中回归与突破。   

(花园二小报道   王雅怡/文   陆梦昳/摄 )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