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常州市校本课程管理员培训会在星河小学苹果剧场隆重举行。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课程教材部主任万伟博士、常州市教科院李令永博士、常州市各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室)校本课程管理员和各中小学校本课程管理员等50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由李令永博士主持。万伟博士做了题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策略》的专题讲座,从“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问题”、“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剖析”、“学校课程建设中的误区解读”、“我省校本课程评选的注意事项”等四个方面,运用生动的例子,旁征博引,让老师们进一步明晰了校本课程的意义、要素、开发与实践的策略。
讲座中,万伟博士指出课程建设要与学校的育人目标和学生的需求“无缝对接”,构建一个学校的课程体系,要基于课程开发基本理论的思考,从科学技术取向转向人本主义取向。人的发展理论、儿童学习理论、知识研究理论、教学模式理论等,都要成为校本课程管理员学习的内容。校本课程不仅是学校办学理念、形成办学特色的关键所在,更是落实育人目标、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最重要的土壤,必须遵循寻根、奠基、架构、循序、培育、浸润、留白、修剪的基本规律,从“人”的形象设计开始,一切回归学生的发展。另外,她强调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中,学校必须要考虑“度”的问题。学校可结合必修的国家和地方课程进行适当的整合与调整,即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学校要依据校本课程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做到有加有减,有张有弛。课程建设除开发课程、关注教学外,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内容是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校本课程评价的核心应指向学生的发展,同时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进而推动学校的特色发展,优化学校的课程建设。她还结合我省校本课程评选的注意事项,从“参评课程规划的撰写注意点”、“参评案例编制的注意点”、“课程评选的目的”等几个方面对各级管理员做了具体的指导。
活动最后,李令永博士做了总结发言,他认为本次培训唤醒了大家对基本课程理论学习的兴趣,激起了大家对课程建设探究的欲望,也让大家都意识到了校本课程建设应该是一个精工细作的过程,学校应该把精选后的资源以课程的形式提供给学生。
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奔跑。课程开发的核心是“打开”,为学生开辟更广阔的、适合自己的、充满无限积极可能的人生道路。思考筑梦始,静待百花开。本次培训将进一步指导全市各个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各校不断思考、行动、完善,一定能有效提升自身和区域校本课程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