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研究,丰富以体验经历为价值取向的数学学习方式,促进数学实验教学内容的开发研究,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与课程意识,2016年6月3日,常州市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研讨活动在常州市实验小学双桂坊校区举行,常州实验小学数学组与钟楼区“小学数学实验研究陈美华工作室”共同承办此次活动。
教科院潘小福副院长、全市各辖市(区)小学数学教研员,市小学数学学科中心组成员,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实验教学的研究》课题组常州子课题组的成员,常州市乡村骨干教师代表、苏州大学国培班的学员以及各区教师代表一百多人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等。
走进课堂,分享实验之乐
上午,工作室成员刘妍慧老师和陈洁老师分别执教了《加法算式中的奥秘》和《三角形的内角和》。
《加法算式中的奥秘》一课是依托二年级数学教材中的一道“动手做”展开设计,作为数学实验的一节课例呈现给大家,尝试让孩子们从低年级就开始接触数学实验,帮助他们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提升数学思考,以利于后续学习的迁移运用。陈洁老师《三角形的内角和》充分组织学生带着问题“三角形内角和是不是180°?”,以多元化的方法展开实验探索活动。两堂实验课,学生带着研究问题,动手实践、动脑思考、动笔记录……,兴趣盎然地经历着自主探究的过程,享受着实践之乐、思考之乐、研究之乐。研究的兴趣、钻研的意志、科学的精神也在默默生长着。
沙龙互动,体验头脑风暴
课堂展示结束,工作室老师围绕本次活动的研究主题“小学数学实验内容选择及开发的实践研究”,进行了主题沙龙活动。
首先由两位执教老师进行了说课,刘妍慧老师从内容的选择、目标的确立、活动的设计、问题的思考几方面谈了自己的深度思考与存在的困惑问题,陈洁老师从教材解读、目标制定、教学理念、实验设计几方面谈了自己的理解与构想。同时两位老师也就现场课堂展示进行了即时反思。
随后参与活动的老师与工作室老师进行热烈的头脑风暴。大家畅所欲言,互动话题有关于实验内容选择适合性的,有关于具体实验活动细节安排的,有学生现场动态资源捕捉与应对的,更有实验教学理念探索层面的……工作室成员结合日常研究与教学实际和与会老师进行了有理论思考也有实践积累的深度交流互动。
主题交流,提升研究智慧
下午,四位老师结合工作室近一年的研究经历进行了案例丰富、思考深入的主题汇报,
杜文俊老师结合自己重点研究的数学实验课例,围绕“课前:开发学具资源,有效推进实验;课中:精心设计活动,体验探究过程;课后:主动反思感悟,实现智慧分享”,作了《数学实验教学策略的尝试与探究》的主题汇报。
徐佳丽老师结合学校以及自己数学实验教学的进展,分别从“我们的认识、我们的行动、我们的思考”三方面阐述了《数学实验:走在行动研究的路上》,对研究课题坚定着继续探索的信念。
陆敏老师将教材中可进行实验的练习进行了精心的筛选与梳理,与参会老师分享了习题中和做中学内容里《小学数学实验内容选择及开发的思考与实践》。
工作室领衔人陈美华老师以《数学实验:让形式与内容高品对接》为主题,围绕“价值思考:学科到育人、行动研究:从形式到内容、后续展望:从零散到有序”三方面分享了工作室的研究智慧。
四位老师的主题汇报,展示了工作室开展小学数学实验研究的轨迹,也是一次对自己实践研究智慧很好的反思提升与分享思辨。
专家讲座,引领前行方向
主题交流之后,市教科院潘小福副院长进行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实验教学的策略》的专题讲座,专家的高位引领让大家对数学实验的内涵意蕴、数学实验的基本特征、数学实验的教学原则、数学实验的组织策略等有了系统的了解。
最后,教科院潘小福副院长肯定了实小教师尤其是工作室在数学实验方面所做的努力,还就两堂展示课围绕资源的结构化呈现、思维过程的记录习惯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养成等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与意见。同时为参与本次活动的各区老师们作了前瞻性、针对性的关于实验教学后续研究的点拨引领。
课堂教学带给大家的是接地气的实践分享,沙龙互动与主题汇报给予听者的是视域的拓展、思想的碰撞,专家讲座前沿理论的引领是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方向。中国荀子的《儒效篇》中早有“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相信老师们都会坚守儿童立场,怀揣理想,坚持不懈,在“数学实验”的探索之路上,且行且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