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信息资讯>>最新资讯>>文章内容
深化课程建设 提升教育质量——常州市举行小学学校课程建设与质量提升研讨会
信息时间:2016-04-21     阅读次数:


    为深化课程改革,推进学校课程建设,不断提升小学教学质量,4月21日,常州市小学学校课程建设与质量提升研讨会在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隆重召开。常州市教育局基教处戚宝华处长、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潘小福副院长、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各学科教研员,辖市区教育局分管副局长、教育科长,教师发展中心分管主任、教研员以及全市各小学校长近250余人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潘小福副院长主持。

以点带面:三所学校分享课程建构特色风景线
    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常州市实验小学、常州市北郊小学等三所学校首先进行学校课程建设经验分享。清英外国语学校王岚副校长在会议上作《用“自己的课程”教与学》的主题介绍,基于学校发展愿景、培养目标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系列建构学校课程文化标识、课程文化图谱,提出了用“自己的课程”教与学的课程观,形成了普适性课程与专设性课程互为补充的七号课程体系,让师生真正享受“儿童地球村”的幸福教育生活。常州市实验小学陆星梅副校长以《“林-树”式学校课程的建构》为题解读课程,从 “林—树”式学校课程是什么、怎么样、如何做等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林-树课程”的课程目标,不断探索适切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的多元方式,促进学校课程的“落地生根”。常州市北郊小学徐青校长则分享了《数字化重建教育生活》的专题介绍,在“互联网+”时代用数据服务于管理领域、师生互动领域、课程教学领域,通过一个个声情并茂的教育事例阐述“iMath”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潘院长高度评价三所学校的课程理念与实践,并向常州市全体小学提出如下建议: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不是简单的叠加,要做好课程的深度整合;学校课程应指向实践,并在实践中去指导课程实施;学校课程从学科教学中开始,教学评价要放在更广阔的课程实施背景下,通过课程改变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注重留白课程的建设,给予孩子更好的自主发展空间;同时课程评价要有鲜明的儿童立场,构建良好的课程服务体系。
专业指引:基于学科全方位解读学业质量抽测
    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朱洁如、黄小燕两位教研员以及潘小福副院长分别从小学语数英三大学科关键能力的厘定、评价与培养做专题解读,通过对学生的学业质量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评价,引领各校建立更加规范的教育质量管理制度,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潘院长还提出:每个学校要正确对待省市学业质量常规抽测,一要认真分析学情,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二要选取关键指标,确立校本质量标准;三要分学科制定师生评价纲领。建构学校质量提升之道,学科发展之道,教师专业发展之道,师生生命自觉之道。
屋建瓴:立足人本多角度指导学校课程建设
    常州市教育局基教处戚宝华处长首先高度评价本次研讨会,并用“关键结点、主题鲜明、多方协同”三组关键词来阐述意义。随后以《寻找学校发展的第二曲线——关于学校课程建设的若干思考》为题,从教育哲学、学校课程、建设内容、课程领导力四个维度作学术指引,紧紧围绕课程“为何教、教什么、怎样教和教得怎样”这条完整链,结合若干成功学校课程建设的典型案例,解读了学校发展规划要以学校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变革课堂教学为重点,以创新师生评价为关键,将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和信息化建设贯穿始终,探索出适合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学生成才的学校课程体系。最后以“读书,学而不厌;教育,诲人不倦;教研,探索不止;写作,笔耕不辍”与在场所有的学校管理者与课程研究者共勉。整个报告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发人深省。

    此次会议通过经验分享、资料展示、专家指导等多种研讨方式,进一步明确了课程建设的推进思路,有利于深入推进我市小学学校课程改革,提升课程建设质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