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展风采,积淀力量共成长
——记小学语文新教师和潜力团队联合培训活动(四)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在寒风料峭中,朝阳小学迎来了一位位虔诚学习的教师们。12月16日,由区教师发展中心主办,朝阳小学承办,旨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着力构建成长型、学习型教师团队的本学年第四次“金坛区小学语文新教师和潜力团队联合培训活动”正在这里举行。活动由教研员孔蕙萍老师、陈秋云老师主持,我区近2年内参加工作的小学语文教师和潜力团队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同课异构展风采
本次培训活动延续了同题会课,互动评课的形式,由一位潜力团队教师和两位刚入岗的新教师共同执教三年级的课文《每逢佳节倍思亲》,活动前期要求执教教师以及学校团队共同磨课,展现教师个人和学校对语文教学的理解,要求听课教师带着思考来学习交流。
参与执教的周艳老师、祁思雨老师和王丽君老师不约而同地为大家呈现了三年级上册《每逢佳节倍思亲》一课第二课时的教学,但又各有所长,精彩纷呈。华罗庚实验学校的周艳老师为会课开了一个好头。她的课堂结构匠心独运,站在作者情感表达的高度上对教材作了巧妙的剪裁和重组,将人们的团聚之“乐”、王维往昔的佳节之“乐”与王维身在异乡之“苦”、思念之“苦”呈现在学生面前,在鲜明的情感冲突中,引领学生以文解诗,以诗悟情。
朝阳小学的祁思雨老师紧扣课文词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个人生活实际,在由己及人中,更深切地体会王维少小离家的孤独之心、遥望家乡的思念之情。
岸头实验学校的王丽君老师是潜力教师团队中的代表,她用声声动情的言语渲染和入情入境的细腻教学赢得了一致好评。王老师在充分磨课、备课的基础上,以诗文对照的教学环节、以“倍”为切入点的教学巧思,以“诗—文—诗”的教学层次,为我们呈现了中年级“文包诗”的教学示范。最值得新教师们学习的是,王老师的课堂是师生共同创设的课堂。在创设语境的环节中,教态的亲切、语言的切合、声调的抑扬,讲解的深浅,都成为了帮助学生前行的力量。
积淀力量共成长
下午,在两位教研员老师的主持下,三位执教教师首先与大家分享了备课、磨课的经历与上课的心得体会。接着,与会的青年教师就周老师的教材裁剪与情感铺陈、祁老师与王老师的生字词教学对比、王老师的言语情感渲染、周老师的解词艺术以及王老师入情入境的细腻教学等五个中心议题进行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有的放矢的研讨。
与会的青年教师在中心议题的引领下,从不同的角度各抒己见。有的提纲挈领,在聚焦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重构课堂的建议,有的抓住细节,从生字词教学、创设语境时的引导语、幻灯片展示等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与建议。
最后,陈老师对本次活动做了总结,在以下三个方面对与会教师提出了要求与希望:第一,把握课标,根据学段,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第二,加强对教材的研读,在教材裁剪上要勇于尝试,在教学方法上要“登高望远”,在备课过程中要研究学情,逐步从完成从任务型的新教师过渡到关注学生的合格教师。第三,全面提升教师基本素养,在细节中彰显成长的足迹。
新教师的成长之路任重而道远,教师发展中心教师团队的组建及教学研讨活动的开展为新教师提供了一个成长的平台,在活动的深入开展之中,教师个人、学校团队、教研团队形成了强大的教育合力,让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走上了循序渐进的良性循环轨道,也为金坛小学语文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了新鲜血液。潜力团队的教师们选择在寒风料峭中积淀共同成长的力量,期待在来年新春里绽放光华夺目的风姿!
(殷雪梅小学 孙祎祎 供稿)
2015122121034921.jpg
2015122121034978.jpg
2015122121034956.jpg
2015122121034949.jpg
201512212103493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