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小学教育>>语文>>常州青语>>龙城花絮>>教研简讯>>文章内容
钟楼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另一道风景
信息时间:2015-10-14     阅读次数: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另一道风景

——钟楼区中高年级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研讨活动

碧云天,黄叶地。20151014日,钟楼区两百多位语文教师齐聚花园二小,参加钟楼区中高年级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研讨活动。活动由区教师发展中心陈玉琴老师主持。

不一样的文本 不一样的视角

本次活动研讨的话题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与我们平时常见的连续性文本阅读不同。非连续性文本由数据表格、图标和曲线图、说明书、清单等组成,具有直观、简明、醒目、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在国际PISA阅读素养测试、省、市、区的质量检测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非连续性文本到底是什么?应如何选择非连续性文本,有效地进行语文学科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指导?这一极富挑战性、创新性的话题,吸引了全区两百多位语文教师研讨热情。花园二小四楼演播厅座无虚席,大家静心聆听、积极思维,学习认真,热情高涨。

不一样的课堂 不一样的精彩

活动首先呈现了两节课例。第一节是由来自白云小学曹月红校长执教的《植物王国之旅》,第二节课由来自花园二小陆梦昳老师执教的《一次快乐之旅》。

曹校长执教《植物王国之旅》一课时,紧扣教材中的文本资源,整合各学科资源进行巧妙设计,引导学生在列清单、看视频、填表格、练说解说词、制作植物种子名片等活动中感受非连续性文本的不同文本形式,尝试运用关注标题、图文结合、抓关键词、前后对照等方法学习了相关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整堂课轻松活泼,妙趣横生。

花园二小的陆梦昳是一位工作才一年的年轻教师。她结合生活中丰富的资源,选择了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上海科技馆导览策划话题,通过闯关游戏的形式指导学生选取合适的火车车次、设计合理的游览线路,巧妙地引导学生阅读火车时刻表、条形统计图、楼层导览示意图非连续性文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了学生提取信息、处理信息、评价信息的能力。陆老师行课中淡定大气,清新自然。课堂精彩纷呈,学生学有所获。

精彩的汇报 引发思维碰撞

两节课后,白云学校的曹月红校长和花园二小的章丽卫教导分别就本校开展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进行了专题汇报。

曹校长从研读教材,开发资源,整合资源,利用资源等角度,梳理了三——六年级教材中可供研究的非连续性文本内容,围绕语文教材资源,冲破学科壁垒,重整规划,按年级进行主题式的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研究,一年多的研究已构建独具白云小学特色的语文主题阅读课程体系。

花园二小的章丽卫教导从非连续性文本连续性文本的样式区别、阅读目标、价值取向等不同进行了剖析,强调了非连续性文本与生活息息相关,其实用性特征十分明显。学会从非连续性文本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当今学生应具有的重要阅读能力之一。她指出,主题任务的推进多重形式的文本资源的整合融通是开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金钥匙。只有指导学生巧读文本,才能乐享生活。在短时间与非连续性文本的亲密接触与研究中,花园二小已积累了不少的研究心得。

精到的点评 催生研究智慧

研讨活动的第三环节是现场点评。五星实验小学的李薇薇校长就两节课的教学进行了指导性、策略性的点评,并介绍了自己对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一些思考。李薇薇校长指出非连续性文本连续性文本不能截然割裂,在语文教学中,应将这两种文本创造性地相互转换或相互结合,不管是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还是连续性文本教学还都是语文课,属于语文教学范畴,所以在目标制定、内容选择、活动设计等方面都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质。

紧接着,陈玉琴老师也对整个半天的活动进行了精彩的总结性点评。陈老师认为两节课各有自己的思想,是一个导向,一种挑战,一次尝试,体现了人在课中,课在人中的境界。教学中,两位老师教给了学生图文结合、关注标题、抓住关键、全面观察、前后对比等学习非连续性文本的方法,策略有效,学习扎实。陈老师肯定了白云小学从教材走向生活从散点走向主题的做法,也肯定了花园二小追随课标理念、抓住生活资源引导学生多元学习的方式。

活动的最后,陈老师全面介绍了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类型、来源、阅读方法及教学策略。她指出:连续性文本的学习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能提高学生理解、概况、感悟、鉴赏、表达等能力,提高文学修养和人文素养。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同样不可忽视。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要具有宽泛的学科视野、有效的教学策略;要善于运用教材,挖掘教材资源;要能整合学科,发现素材,改变文本,拓宽语文学习范围;要能联系生活,开发和利用学习资源;做课标的追随者、课程的践行者、教海的引航者。

这次活动让我们对非连续性文本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认识,大家在活动中思维碰撞,思索无限,对这一话题产生了深厚的兴趣。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另一道风景,我们正在一步步走近、走进!(花园二小 程钰/文 朱萍/)















 
2015110312170810.jpg
2015110312170895.jpg
2015110312170867.jpg
2015110312170807.jpg
2015110312170826.jpg
2015110312170802.jpg
2015110312170829.jpg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