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又到开学季,秋日的校园已是书声朗朗,各项活动都如火如荼地展开。老师和孩子们都在努力适应着新学期的第一天,笑容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大家忙并快乐着。下午,在湖塘桥实验小学的观摩教室,常州市小学英语三年级phonics教学研讨活动又一次开展活动了。
谁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上学期期末,phonics课题组的老师们围坐在一起,讨论了本学期研究活动的实施方案。这是phonics的首次实践,而每所学校又都有自己不同的学情,因此老师们各抒己见,阐述了自己的想法。暑假里,各所学校又根据研讨的内容取长补短,分别进行了周密的论证,最终形成了正式的课程计划纲要。而从计划到实施,还是有一定距离的。所以在新学期的第一天,常州市教研室的黄老师就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研讨活动,让大家在听课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思考和碰撞。
第一个吃螃蟹的是春江小学。由张妍老师执教,她的这一节课只安排了一个字母,教学设计分为四大板块:look and find; watch and write; say and chant; do and tick。在多样的活动中将孩子慢慢地带入了字母世界。字母音的细致发音指导,让孩子感觉到发音不能随意;通过对字形的想象,孩子把抽象的字母具象化了;通过学习因素音,孩子将字母与单词联系到一起;随着朗朗的节奏,孩子们在说说唱唱对字母Aa有了全面,生动的了解。
是否都有了自己的思考?
春江小学phonics研究已经持续了一年,已经积累了很多前期的经验。张老师深刻地谈论了自己对phonics的认识,phonics教学是对音的认读,形的强化,并将其与三年级上册教材整合,使得学生能全方位地透彻学习字母。来自各校的老师对本节课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大家各抒己见,有的满满的都是赞赏,有的对课中的部分环节提出了质疑,张老师和黄老师都一一进行了解答。在这样的研讨氛围中,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思考,在接下来的phonics教学探索途中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尤其是黄老师提出phonics教学是要求学生对字母有深度认识,需要思考如何给予学生最专业的指导并且要求我们扩大单位教学,从字母—单词—句子—小语段—小语片,循序渐进,从而让学生的阅读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质的提升。
本次教学研讨活动在热烈的讨论中结束了,每个人都收获满满,带着对此项研究的一份热爱和对学生的拳拳之心回到自己的校园。然而对phonics的研究才刚刚起航,思考、碰撞就是那扬起风帆的智慧之风,推动着研究一路向前。下周课题组的老师将再次相约,通过对比试验检测成果,我们都期待着下一次的精彩!
(撰稿:高海燕 摄影:时小明 审核:张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