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下:识字2
执教老师:常州市花园小学 曹月红
授课班级:金陵中学实验小学小学一(3)班
文字录入:凌云青竹
师:今天曹老师要带领小朋友学习识字2,有没有信心!
生:有!
师:跟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识字2)这一课非常有意思,老师先带你们爬爬山,好不好?你想爬哪座山?
生:左上角
师:看图,像哪一种动物?
生:像大象。
师:身子,鼻子伸进水里。能给它取个名字吗?
生:大象山
师:能不能加上鼻子,再取一个。
生:象鼻山
师:读,示卡片
生:象鼻
师:鼻,这个字很有趣。那时候使用这个字来表示的,慢慢地变成了现在这个字。谁有好办法来记住这个字。
生:熟字加偏旁。
师:上面是自,中间是田,下面是横撇竖,一起写。
生:书空
师:能记住吗?在桌子上默一个鼻。写对的小朋友把手举高。
生:举手
师:给鼻找找朋友。
生:鼻腔
师:了解得真多,前鼻音、后鼻音就是这个字。第二座山,有没有力气。想爬哪一座?
生:下面
师:这座山想什么?示笔架,你给它取个名字。
生:笔架山
师:架字你能记住吗?
生:上下结构
师:读,形声字,上面表示读音,下面表示意思,古时候笔架都是用木头做的。
生:齐读
师:最后一座山,像什么?
生:像一只骆驼。
师:高大的动物用“头”表示
生:像一头骆驼
师:指一指部分,读一读手里的字
生:骆驼
师:轻声读得轻轻的。单个儿读的时候,读第二声
生:再读
师: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生:熟字加偏旁
师:马字旁加个各,读
生:骆驼
师:这个办法不错。我们一口气爬了几座山?
生:三座山
师:读一读第三行词语。找一找,读一读。找到、读对的坐正。
生:自由读。
师:习惯真好,听清了老师的要求。读一读这行字。
生:读
师:读准,而且很好听。曹老师增加难度,去掉图和拼音,还会读吗?
生:读
师:像这位小老师一起读。知道这些山在哪里么?示图,广西,称为壮乡
生:一起读
师:壮乡有很多有趣的呢?(示图)这是木楼、服饰,还有很多有趣的风俗,想不想去听一听?
生:想(观看对山歌的视频)
师:听得多专注啊。唱着问问题,回答问题,叫“对歌”,人人都会对歌。还有长着胡须的树呢?
生:榕树
师:猜一猜,大胆猜,有几棵榕树?
生:几百棵、四五课、十几棵
师:走近瞧,这是一棵,一个主干,许多根伸进土里,越长越大。人们用“独木成林”来形容它。
生:读
师:后鼻音读得准一些。
生:再读
师:开火车读
生:榕树
师:树读得再准一些。
生:再读
师:谁能读好这行词语呢?
生:对歌 榕树 壮乡
师:好的,还有谁想读?读得准,还有节奏感。一起读。刚刚学习了第二行,第三行,想象画面,读读词语,读好了词语。
生:齐读。
师:刚才我们去爬了山,了解壮乡风情,现在登上船,欣赏漓江的美景。
生:观看视频,解说词中屏幕出示词,秀峰、倒影、竹筏、鸬鹚、画廊
师:我们刚刚欣赏到的美景,下节课带领大家看一看,玩一玩。还有一个任务,写字。跟老师做写字操。
生:做写字操。
师:先看鼻,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鼻,要写好它,注意什么?
生:横折,横在横中线上。
师:横要拉长,写得紧凑些。你们抓住了细节。点红,宽窄、细节。沿着竖中线,摆匀称。从整体到部分。一看中心,二看宽窄,三看细节。教师范写。
生:身正、肩平、足安,学生写字
师:姿势好的,给你们加星。刚才的三看,你做到了吗?跟例字比较一下。放下笔。我们一起做小评委。沿竖中线,摆平,越写越宽,写到位置。两颗星
看“架”因为时间关系,不再写了。总结“三看”,听了对歌,看了漓江,爬了三座山。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把鼻和架再练一练。
生:老师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