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专题研究,点亮语文课堂
——记新北区小学语文“读写结合”专题研讨活动
5月5日 下午,龙虎塘实验小学的多媒体教室内,来自新北区各校中高年级的语文老师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参与“读写结合”专题研讨活动。
龙虎塘实验小学的李鑫明老师执教的是三下《荷花》一课,这篇课文生动优美地描述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一篇非常好的读写例文。李老师依据文本的特点,大胆地进行教学内容的取舍,她抓住“仔细地观察”、“合理的想象”、“精准的用词”、“恰当的修辞”等展开细致地指导,带领孩子们在课堂上赏荷花,学方法,练仿写,习得知识,体悟情感,练习文笔,学习有情有趣,课堂充满了生长感。
来自泰山小学的李厚光老师执教的是五下《兵马俑》,男教师的幽默、大气在课堂上淋漓尽致地展现,而他深入、独到、个性化的教材解读,更是引起了听课老师的思考。尤其是课堂上李老师呈现的“干货”——“列数字+作比较=形象可感”“规模之中找类型,类型之中写个性”“形、神赋予生命”…… 让孩子们的学习充满挑战性。
两节课后,在新北区教研员万莺燕老师的主持下,研讨活动紧锣密鼓地进行,研讨氛围格外热烈。两位执教老师的说课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有本专题课型自己的思考,有研课的心路,有自己研究的收获以及课堂的得失。随后的研讨中万老师提出了几个问题:读写结合类教学如何结合教材选择“读写结合点”?如何围绕“读写结合点”设计更为有效的学习活动?有什么好的策略来提高“读写结合”的实效性?各个学校的老师围绕这三个主题进行了互动式的点评,评课的老师们感受到了两节课的教学扎实、教材解读到位、教师注重引导,同时提醒大家思考:在语文教学时要认清“读写结合”的本意,找准“读写结合”的资源,要有文本体裁的意识等几个问题。万莺燕老师结合两节研讨课以及“读写结合”专题做了更为高位的引领: 1.关于“读写结合点”的选择,首先要有课标的意识,通过抓课标、明文体、关注学生现实需求来切入,各个年段要有效规划。2.设计教学时注意读写活动互相融合,注重读写情境的设计。3.要提高读写活动的实效性,时间要有保障,内容要聚焦,评价要跟进。
一次专题的研讨,给上课和听课的老师更多的思考,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和语文素养的提升,我们扎根在日常的研究中,在研究中生长,点亮我们的语文课堂。
(报道:龙虎塘实验小学徐彩芬、金超)
2015051117021386.jpg
2015051117023107.jpg
2015051117024650.jpg
201505111703002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