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信息资讯>>最新资讯>>文章内容
常州市举行小学数学课程实施成果展示活动
信息时间:2015-04-30     阅读次数:



    草长莺飞、暖风摇曳的时节,2015年常州市小学数学课程实施的成果交流拉开了帷幕。4月9日,本次课程实施成果展示活动在常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平冈校区隆重举行,市教科院副院长潘小福、常州市各辖市区的小学数学教研员及教师代表3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常州市小学数学学科基地——常州市实验小学围绕学校数学课程发展思路与学校教研组建设策略等内容展开活动,向全市开放了一场“从课堂走向课程、从个体走向群体”的精神盛宴。

                                    【聚焦课堂:在实践中变革】
    常州市实验小学作为市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基地,近年来以创新管理、强化落实为主线,提炼学科发展建设特色,进一步推进课程建设,变革教师行走方式,关注教师学科专业素养的有效提升,特别是近三届皆有教师通过层层选拔参加了省优质课评比活动,并均获得省一等奖。上午,与会老师首先观摩了三位获省赛课一等奖的蔡芹、张彦、张祖润老师的课堂教学。蔡芹老师执教了一节《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蔡老师富有激情,从抓花片游戏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直观操作,明示数量关系,通过摆一摆、画一画中感受到一一对应的思想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张彦老师执教了一节《一一间隔排列》,通过快乐农场和小小设计师两次自主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探索一一间隔排列两种物体个数关系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全过程,在探索的全过程中,突出了一个“找”字。张祖润老师执教了一节《和的奇偶性》,充分彰显了大气、智慧的课堂教学风格,他大胆地重组了教材,让学生经历“举例-观察-发现-总结”的自主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充分探索了和的奇偶性规律。在三位老师的课堂上,都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在尝试解决、小组交流、集体分享中层层推进,学生的有序表达、教师的适时点拨,引领学生思维走向清晰、走向深入,让学生在课堂中积累了充分的数学活动经验,感悟了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沙龙研讨:在碰撞中研修】
    三节课后,市实验小学的老师们又紧接着展示了“关注自主探究,发展学生学力”的校本研修沙龙,沙龙研讨由刘妍慧老师主持,三位执教老师分别阐述了自己关于对“自主探究”这一话题的教学思考和主张,教研组老师们围绕“为什么在课堂教学中要进行儿童自主探究?与学生的学力有什么关系?怎样设计儿童自主探究活动?”等话题展开热烈地讨论,在头脑风暴式的交流中多位老师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分享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经验。整个沙龙一直持续到正午时分,在场的老师们纷纷感到研究的真实性和针对性。
                                【专题汇报:在交流中分享】
    下午,首先由常州市实验小学课程管理中心副主任张祖润老师作了《探寻数学课程发展与教研组建设》的专题汇报。张老师围绕“规划——过程——品牌”三大方面详细介绍了实验小学关于“课程与人的发展”的一些实践和思考:规划先行,充分凸显课程发展的整体规划、教师发展的自主规划、学生发展的特质规划等;过程发展,张老师介绍了实验小学有序推进课程建设的举措,注重实验教材研究、课程资源开发、质量管理规范、课堂改革实验,通过制度为先、平台为源、支持为本分层推动教师发展,多元提升学生成长;建设品牌,课程实施卓有成效,研究成果令人注目,教师发展累积硕果,学生品质广受好评。整个汇报融通了大量资料、微视频、网站资源等多种方式,理念先进、内容扎实、形式新颖,让在座的每一位老师们深受感动,深切地感受到了实验小学踏实严谨、求真务实的教研态度和群策群力、合作分享的团队精神。接下来,由三位执教老师分别就自身的专业成长作了充分的交流。张彦老师在学习、实践、反思中成长,不断提升自己的发展目标;蔡芹老师在活动研修、同伴互助中充分成长,充分肯定了学校资源建设平台对教师发展的作用;张祖润老师则从发展的宽度、高度、深度出发,结合自身专业发展的过程,介绍了个体与团队之间的关联,着重介绍了分享的价值聚集。
                                 【创新点评:在互动中提升】
    在活动接近尾声时,市教科院特意邀请了在2015年市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六位选手就今天的活动感受作现场交流。六位骨干教师对实小的课程建设与教研组团队建设进行了高度评价,他们从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的课堂组织等维度展开了思考,他们还从学校教研组建设的策略、途径等维度进行了分析,他们一致认为实小学生能够充分彰显“愿倾听、敢质疑、愿分享、乐表达”的分享品质,学校课程建设、师生发展有效地实现了从物到人的发展过程。
                                 【专家总结:在引领中发展】
    最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潘小福副院长针对本次活动作了精彩的点评和专业的引领。潘院长指出,实小数学的“一等奖”现象不是偶然的,而是经过多年的积淀累积而成的,其中有团队的聚积,也有个体的努力,更有学校文化的影响。他全面归纳了实小数学课堂的特色,做到“问题适切、方法整合、结构呈现、思维完善”。潘院长还对与会的教师推心置腹:怎样的课才能称得上一节好课,才有希望在省级舞台获奖?他建议大家要充分锤炼自己的语言、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自主性学习活动的展开,要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所发展,要提升自己对数学内容的把握。
研讨活动持续到下午四点,与会老师们对实验小学为大家提供的精神大餐赞不绝口,活动安排精彩纷呈,有精彩、高质的课堂教学观摩,有极具前瞻性的专题汇报,还有青年才俊的演讲竞赛,更有数学教学专家高屋建瓴的引领,让与会的每一位教师坚定了数学教学研究的方向,明确了自身专业成长的途径,向着常州市小学数学学科美好的明天奋力前行。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