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享阅读之情趣,浸润诗词之芬芳
——记常州市小语优秀青年教师展示活动暨区课堂转型系列活动(二)
桃李飞花之际,常州市小学语文优秀青年教师汇报展示活动在天宁区博爱教育集团龙锦校区拉开了帷幕。活动由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语文教研员王勤老师主持。来自各区域教研员及老师代表五百多人观摩了活动。
天宁优秀教师代表是全国阅读教学大赛特等奖、全国教师素养大赛特等奖获得者,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局小教育集团许嫣娜以及常州市阅读教学比赛一等奖、市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博爱教育集团邱俊。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许嫣娜老师执教的课外阅读正是如此。她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书本特点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用她那极具亲和力、感染力的语言,吸引着孩子们走入故事情节、走近角色内心。而行课过程中“猜名片”,“比故事”,“编故事”,“演故事”几个环节层层递进,老师不仅关注到了故事本身的情趣,更主要的是利用了语言和思维两条主线展开了教学流程。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在情趣盎然中得到了提升。
邱俊老师展示的是王冕的一首题画诗——《墨梅》。课上没有纷繁复杂的热闹场面,没有过多地实解诗意,而是散发着恬淡的墨香,令人回味无穷。颜色各异的梅花与诗中淡淡的墨梅引发了学生心中的疑问,通过“清气”、“流”的透析,学生在咏梅诗的穿梭之中,逐渐领悟诗意,揣摩人品。邱老师无痕地把清新脱俗的梅花形象牢牢地印刻在了学生心头。
两位老师课后的专题汇报也是精彩纷呈,让在座的听课老师触摸到了她们对语文教学的所思所想:许老师每天早上坚持让学生讲十分钟的故事,关注孩子们课上的表达并记录下来,认真去倾听每一个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并想办法在教学中得以落实。她始终坚守儿童立场,在班级开展“童话童心”、“春天春游”、课本剧表演大会等一系列主题活动。邱老师则沉潜在古诗词的鉴赏与推敲中,带来了一场以“得趣全在涵泳”为主题的小讲座。她把自己在诗词教学中的一些做法深入浅出地传达给了在场的每一位老师。此外,她还分享了她们班级的李清照诗词鉴赏拓展活动。一首首出自孩子们之手的原创诗歌让老师们啧啧赞叹,也让我们看到了浸润诗词,涵泳得趣对他们的影响。
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金东旭老师精炼地用“穿越”一词高度评价了两位老师的课堂。许嫣娜老师的绘本教学实现了故事内容与教学内容间,语言和思维间,情趣与理趣间的三次完美穿越。不仅让听课的老师感受到了学生的童真之美,语言之美,更感受到了学生的思维之美。而邱俊老师的古诗教学起于梅,展于诗,收于魂。同样实现了3次穿越:咏梅诗的穿越,虚实相生间穿越,“形、香、魂”的穿越。以“墨梅”作为教学起点,让孩子在这么多的咏梅诗中涵泳、得趣,实现了一次真正的文化之旅。
最后,常州市教科院小语教研员朱洁如老师也对本次活动作了高位引领和精辟总结。朱老师指出:无论是课外阅读还是教材中的古诗教学,都折射出了两位优秀教师独特的教学魅力和课程视野。朱老师呼吁一线的语文老师不应该只做课程的参与者,更要当课程的创生者,时常用三个维度来衡量自己的教学主张是否有价值:学生学习的特点、成长的需求是什么;关注小学学习内容和知识的结构;不同年段不同的教学内容下选择最适合的课型和最适合的教学方式。
天宁区域的展示活动圆满落幕,但与会者意犹未尽。老师们不禁感叹要成为优秀教师,得善于潜心读书、悉心研究、安心实验,要不甘于平淡、不惯于平庸;有创造的欲望、突围的渴求,我们期待领略更多优秀教师的风采。
2015033113381538.jpg
2015033113381524.jpg
2015033113381502.jpg
2015033113381541.jpg
201503311338151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