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信息资讯>>公告栏>>文章内容
小语年会论文评比情况简述
信息时间:2015-01-07     阅读次数:
    本次年会收到各区域选送的参赛论文共112篇,评出一等奖10篇,二等奖20篇,三等奖30篇。纵观这些论文,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选题丰富而有聚焦
    论文能紧扣《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反映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热点、难点及常州本地教研的焦点。有对课程开发、课程整合的思考和实践,也有对类课文教学、单元导学等教学思想变革的研究,有对拼音、识字、阅读、习作等具体领域的教学策略研究,还有对课堂提问、动态生成、批注方法、语言训练等方法创新的提炼。尤其对2011年修订版课标所提到的 “语言文字的运用”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及语文学习中的儿童立场进行了重点关注。
    2.内容能反映日常研究
    论文内容大多是各区域、各学校及教师个人日常研究成果的提炼,能反映出整个常州大市语文教研的蓬勃气象,也涌现出了一批珍贵的研究成果。如:能紧密围绕本次年会主题,体现对阅读核心能力研究的《小学语文较高层级阅读核心能力培养初探》,体现对课程实施方式变革研究的《走班制—把课程选择的权利还给学生》《“语文走班教学”:让教更适应学》,体现本区域的、校本的独特研究经验的《“非连续性文本”中步入阅读胜境》《走向“4D”的课外阅读》。像这样的论文都能对日常研究进行系统反思,运用“大中取小,小中见大”的策略进行梳理提炼,将日常研究中所获得的真经验、真案例、真感悟诉诸文中,能带给我们较大的启发。
    3.写作技巧日趋纯熟
    行文摆脱了案例加剖析的单一模式,章法运用熟练,出现了多种论文结构形式,或层层深入、或对比呼应、或一核多面……逻辑清晰,论证贴切,体现出常州小语教师较高的思维水平。大多数论文能做到行文流畅,标题精巧,用词准确,使论文的主题内容能得到清晰顺畅的表达,显示出语文教师较好的文字功底。获得一等奖的论文,除了选题教新之外,写作上尤能将实践经验与理性思考进行巧妙的结合,语言精准而不失生动,可读性强。
    同时,在本次论文评比中也看到了小语教师在未来论文写作上的提升空间:
    1.选题应紧密结合年会主题
    本次选送论文题材比较广泛,但是对本次年会的主题还不够聚焦。作为年会论文,应围绕年会主题进行选题,反映各区域、各学校及教师个人对年会主题的实践研究与理性思考。这样我们每一届年会的主题才能引起整个常州小语届的共同关注,借助论文的会议交流进行智慧碰撞,发挥年会这一节点事件对小语研究的推动作用。
    2.内容应突出研究中的独特经验
    写作的视角新颖来自于实践经验的独特和理性思考的深入。论文写作时应广泛了解该领域已有的相关成果,以此作为参照,总结出带有个性化的、独创性的实践与思考,避免人云亦云、求全而失己的现象。本次送审的论文中,也有一些论文虽然结构清晰,论述严谨,但是不能反映出作者的“创新之处”,让人深表遗憾。一篇优秀论文肯定会让读者发现其中的新思想、新视角、新方法、新案例。
    3.写作应体现论说文的鲜明特色
在评审过程中,我们还发现某些论文存在文章题目、小标题、标题下面的事例和论述不匹配的现象,没能体现出论证过程的严密逻辑。还有一些论文对实践经验的提炼不足,讲述有余论说不足。另外,行文也需要进一步规范。比如:引用他人的经验需有相应的注解,概要和核心词的归纳应更加精到,引言部分不宜过长,各级标题号要规范。论文的语言力求清晰、简练,避免过度的文学化倾向。
 
 
常州市“小语会”获奖论文名单.xls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