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小学教育>>语文>>常州青语>>龙城花絮>>教研简讯>>文章内容
钟楼区:群文阅读,一朵鲜活的教研之花——记“钟楼区中高段阅读教学课堂转型(二)”课程建设专题研讨活动
信息时间:2014-12-01     阅读次数:

群文阅读,一朵鲜活的教研之花

——记“钟楼区中高段阅读教学课堂转型(二)”课程建设专题研讨活动

为了更好地践行与落实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更好地推进和实施区域语文课程建设,改变课堂形态,促进学生的发展,11月26日下午,各校语文教研组长、中高年级语文骨干教师以及“区语文课程建设共同体”成员齐聚怀德教育集团香江华廷校区参加了“钟楼区中高段阅读教学课堂转型(二)”课程建设专题研讨活动。活动由区教师发展中心的陈玉琴老师主持,南京师范大学郝京华教授、钟楼区教文局薛丽君局长、叶舟副局长、钟楼区教师发展中心徐彤主任也莅临指导。

课堂:面目一新

本次活动,是继10月份“精读与略读”课型研讨后的又一次课程建设专题研讨活动。研讨的专题是“重视积累,学会阅读,提高素养”,重点展示了“立足方法”的群文阅读课型。

首先由五星试验小学田羽老师执教了五上《伊索寓言》三则和中国寓言《叶公好龙》,接着由怀德教育集团的张锡伟老师执教了六上《钱学森》《詹天佑》第一课时。田羽执教的《伊索寓言》有别于传统教学中分课时的精讲细练,她引导学生把三则寓言进行对比阅读,抓住故事主人公的“谎言”启发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学中,她引导学生围绕“对谁说谎、为何说谎、结果如何”这三个问题阅读比较,探究思辨。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与故事人物对话,不断地发现人物特征。在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田老师又引入中国寓言《叶公好龙》,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发现《伊索寓言》与中国寓言的异同点,从而发现寓言的简洁美、内涵美、语言美,激发他们阅读寓言的兴趣,掌握阅读中外寓言的策略。  

接着,怀德教育集团的张锡伟老师为我们呈现了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钱学森》和《詹天佑》两篇课文的群文阅读课。张老师以“爱国名人”的人文主题来组织群文阅读。教学中,他首先引导学生着眼文体特点,指导概括,了解课文内容;接着,让学生交流细节,品读词句,分享感受,体会情感。其中,深情的配乐和动人的语言渲染,让学生在品读中加深对人物的了解,感受主人公赤诚的爱国情怀。在此基础上,再对比两篇课文表达方法的异同点,让学生在比较中自主总结,领悟叙事写人的方法。整堂课,循序渐进,环环相扣,扣人心弦,高潮层层迭起。

课后,陈玉琴老师首先发表了自己对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的看法。她认为,群文阅读的课堂,什么文章组合在一起是个关键,组合在一起教什么、怎么教更是关键。而且,群文阅读的课堂形态会发生很大变化,如:教学目标的变化,教学内容的变化,活动设计的变化,语言文字训练点的变化等等,即“教什么学什么”会发生变化,“怎么教怎么学”也会随之变化。同时,她认为:群文阅读作为全新的阅读方式,对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因为“一节课教几篇文章意味着老师不可能讲太多意味着你对课堂结构的艺术性不能有太多苛求意味着老师不能将“有感情朗读”和“细致的内容分析”无限放大,更多地尝试浏览、略读、默读、跳读、比较读等阅读方式,必须更多地尝试更实用类生活化阅读。因为,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课文内容已经不成问题,学生需要吸纳更多的信息,需要感悟的是文本语言的表达形式、表达特点,需要领悟的是文章的表达方法与写作技巧。

 

汇报:各具特色

怀德教育集团的李纯德主任和实小教育集团的陆星梅副校长简要汇报了本校语文课程建设的思考与行动。李主任在交流中指出:怀小的语文课程是基于“儿童立场、现实问题和实践基础”而构建的,经过了“五年的磨砺”,“终成了一卷”——《让儿童的阅读如呼吸般自然》。在实践探索中,他们营造了“五个一工程”浓烈的儿童阅读氛围;真实研究了“绘本教学、童诗教学、成长小说教学”等“典型课型”;还不懈地探索了“课内外儿童阅读”课程整合的实施策略。在后续研究路上,他们还探索着“‘五个一’免考实践”和“各年级阅读评价改革”,努力践行着“儿童立场”为核心的怀德教育之路。实小教育集团的陆校长也详略得当地介绍了“基于语文主题学习思考”的“林——树课程”探索之路。交流中,我们分享了实小老师们的实践智慧,他们从“主题单元化,阅读综合化”展开课程的研究。在一至六年级分别确定了一个阅读主题:一年级的“春之歌”,二年级的“大世界之歌”,三年级的“好孩子之歌”,四年级的“自然之旅”,五年级的“历史之旅”,六年级的“爱之旅”,而且把语文教材进行了重组,形成指向一致的“单元语境”,将课外阅读内容也融入了课堂教学的主题,课堂呈现开放性,语文学习生活化,实施单元教学,从而改变了以往一篇篇课文细嚼慢咽式的阅读课堂教学。通过实践,实小放眼语文这座“林子”,激发更多的孩子“爱语文”“爱阅读”,引领着孩子们的生命成长之旅。

 

研讨:智慧闪现

汇报结束后,南京师范大学的郝京华教授非常赞赏阅读课堂转型的思路与策略:课内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改变了学生的阅读方式与思维,改变了教学推进的策略与视角,她还以传统语文课堂缺乏深度和广度的弊端,引发我们对新语文课堂“举一反三”教学变革的思考。她认为,阅读教学的重点在于“读懂”,而教师给予学生的“一”,直接影响到学生习得的“三”。这些点评,值得我们每一个教学实践探索者深思熟虑。教师发展中心的徐彤主任也认为,不管是教学内容的改变,还是思维方法的展开,都必须引导学生真正地读懂课文,习得阅读策略,领悟表达方法。不管怎样的阅读方式,语文课堂最重要的是要站在“人”的立场,思考“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

群文阅读教学对教师而言是一个考验,要求教师有着深厚的学科素养、扎实的教材解读功底以及灵活的课堂驾驭能力。本次活动,给我们每个语文老师传递了教学变革的思想,发出了教学变革的声音。后续研究路上,我们要不断厚实自身底蕴,提升专业素养和能力,让我们钟楼区语文课堂教学园地中开出一朵朵艳丽的教研之花。

(怀德教育集团  文/杨菲    摄/徐毅)















 
2014120110550781.jpg
2014120110550709.jpg
2014120110565931.jpg
2014120110565922.jpg
2014120110565987.jpg
2014120110584372.jpg
2014120110584350.jpg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