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小学语文优秀青年教师汇报展示活动”在星韵学校举行
秋雨绵绵,正是秋日私语时,“常州市小学语文优秀青年教师汇报展示系列活动”在星韵学校举行。星韵学校迎来了常州大市各地区的四百多名语文老师,大家共同开启了一次观摩与分享的美妙旅程。本次活动,展示出了区域优秀青年教师的风采,凸显了促进我市青年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美好宗旨。
雨润·花开
“田园”有“诗情”。万老师执教《田园诗情》,课堂教学风格清新雅致,别有意趣。她把教学分成有色的田园风光和无声的静谧夜晚两大图景,前一组图景中她带着学生找田园的绿意、聊动物的闲适,探寻这“景”与“物”穿插描写的言语密码,模仿习得“写实与联想”相结合的表达语式;后一组图景,她又着力于带领学生静静地听读、美美地朗读,走进宁静深邃的荷兰夜晚。这样的课堂,学生用思维作画笔,描摹出如梵高笔下的名画一般的原野、鲜花、星空,读懂了“景语”,悟出了“情语”,领悟了“表达”。思维和语言就是这样在课堂中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正如万老师在课后的报告中所说“因”为“语”用,训练思维,发展语言,是语文课的重要任务。
“风筝”寄“理想”。星辰实验学校的金磊老师带着《理想的风筝》走进了大家的视野。金磊老师立足表达本位,对教材进行了重新的审视和厘定,确定了“融情于事”“借景抒情”“直抒胸臆”这些独特的教学内容。他用自己的解读方式对文本进行了重组和架构,全新的视角、全新的发现,《理想的风筝》成为了学生写人叙事的最好范本。金磊老师在研究专题报告中还原了自己的解构历程——如何把这篇文本放在写人的文群中进行比较,发现其独特之处,发现“这一篇”文本最核心的教学价值。这样的解读文本的视角和方法,正实现着语文教学的美丽转身。
“水墨”现“幻影”。武进区李公朴小学万小强老师执教了习作指导课《水墨幻影》。万老师成熟大气、幽默风趣,极富舞台表现力。他的“水墨幻影”实验为学生的写作创造了情境,提供了素材,也给在场的听课老师带来了一场“魔术盛宴”。在实验中,万老师与学生们积极互动:实验、观察、想象、猜想、表达、习作,带着学生徜徉在别样的作文教学中。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兴趣盎然,不仅培养了学生摄取生活素材的习惯,也激发了学生写作的激情。
老师们精彩的课堂展示和专题研究汇报让与会老师看到了常州优秀语文青年教师以理念驱逐实践、以实践观照理念的坚定前行的步伐,他们正在常州的语文教坛中绽放着一朵朵独特而芬芳的教研之花。
寻路·生长
这样的进取精神激励着在座的每一个人,接下来的互动评议则对这三堂风格迥异却都立足语用一脉相承的课进行了评议。大家认为三位老师虽然教学内容不同,但相同的是他们的课堂教学都立足语言表达,“语用意识”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并能积极地指导学生进行语用实践,称赞这三位老师“以语文老师的观察和立场发现了知识”,“以语文老师的方法和能力转化了知识”,“以语文老师的视野和境界关联了知识”。
常州市兼职教研员任丽芳以“看到了一种新的语用理论——‘模音’理论”,“看到了一种解读语言文本的方式”,“看到了一种语用实践的转化路径”高度褒扬了这一次规格不俗的展示活动。她深入浅出地分析和讲述着语言如何吸纳、复制、传播、创生,和大家厘清了《理想的风筝》是“写人类”文本的集大成者的价值定位,提出了了语文老师要拥有理论与教学之间的“转化”能力的期望,对与会老师进行了高位引领。张新东校长在会议结束时用四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关键词作结:“雨润”“花开”“寻路”“生长”。
会后,淅淅沥沥的秋雨愈发清冽起来,我们的思维也在这一场活动的风暴中变得澄明清澈,在常州教研室的引领之下,常州青年语文教师正在共同寻路,路在脚下,我们相约共同生长。
星韵学校供稿 撰稿:袁丽、史叶琴 摄影:吴艳 审核:袁丽
2014110308114796.jpg
2014110308114739.jpg
2014110308114717.jpg
201411030811475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