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 整合 变革
——记钟楼区2014秋小语教研工作计划贯彻暨课程建设动员会
9月3日下午,钟楼区2014秋小语教研工作计划贯彻暨课程建设动员会在觅渡教育集团四楼演播室顺利召开。会议由钟楼区教师发展中心陈玉琴老师主持、主讲。来自全区各小学的学科分管领导、学科主任、教研组长及部分备课组长、骨干教师全程参加了会议。
会议传达了三方面内容。首先,陈老师就“钟楼区8年内青年教师暑期培训作业和星级备课组评审情况作了简要点评与简报。在表扬先进个人与集体的同时也鞭策了工作做得不到之处的老师和学校。
接着,陈老师做了题为《构建适合儿童发展需要的语文生态课程》的课程建设动员报告。她围绕“课程建设的背景与原因(为何做);课程建设的问题与优势(为何做);课程建设的方向与目标(做什么);课程建设的内容与策略(怎么做)”四个方面给所有参会人员翔实具体地做了课程建设的引领和指导。在讲座中,她引用了大量权威数据和上海师大小语教研中心吴忠豪主任、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孙双金等人的理论观点与实践案例,分析了当前语文学科教研存在的问题和课程建设的现状,并传递了当下解决语文教学的问题主要不是出在教学论层面,不是教学问题,也不是教师问题,而是出在课程论层面,要从课程论层面寻找问题的症结。指导和鼓励大家努力构建一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的课程;构建一门“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的课程;构建一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的课程。此外,陈老师还详细分析了钟楼区阅读教学现状、学生阅读情况、校本课程开发概况及教师队伍结构,分析了钟楼区课程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基础与优势。“我们在那里?我们去那里?我们怎么去?我们为何去?”对于课程的研发、规划、实施与管理等,我们每一个学校、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要认真思考、梳理、构思。
讲座中,陈老师还阐述了钟楼区课程建设的长远目标和具体目标。长远目标:努力培养一批批“个性良好、人格健全”“爱读善写、博学多才、宁静致远”的小学毕业生;具体目标:通过课程建设,促进区域“学生个性化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课程特色化发展,区域均衡化发展”。同时,钟楼区教师发展中心也会努力帮助区内所有学校都得到充分发展,特别关注相对薄弱学校的学科课程建设,形成课程建设共同体,以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带动区域学科质量的整体提升。此外,陈老师就课程建设的内容与策略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特别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重组课程教材、调整内容结构、改变课程形态,建构“理解”和“表达”并重、并且适当朝向“运用”的课程设置(课时分布要个性化地调整),注重“阅读课、读书课、作文课”三种课型的变革研究。切实地“抓住关键,提高课程实施力”:重定目标,架构教学链;重组教材,拓宽阅读面;重变思维,转移训练点;重建课型,教学改功能。真正地从“学科教研”走向“课程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我区小语学科教育质量。
最后,陈老师就本学期的语文教研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工作安排也给大家做了具体传达与交流。在“工作思路”的交流中,强调了语文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清晰了教研工作的着力点与抓手;在“工作重点”的部署中,突出了教研方式的转变、研讨专题的调整以及常规调研的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策略与建议;在“工作安排”的传达中,明确了本学期我区语文教研专题要站在课程的角度和视野进行研究和探索。陈老师本次教研工作计划的贯彻,让每一位最基层的语文学科引领者把握了语文教学研究的方向、目标、重点与策略。
这次会议的内容质高量大,各校更需要好好消化吸收、思考梳理、规划部署,积极围绕课程改革扎实地开展教师培训,以此提升各校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与课程的规划实施。 (觅渡教育集团 刘志宽 报道)
2014090412370286.jpg
201409041237027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