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小学教育>>语文>>常州青语>>龙城花絮>>教研简讯>>文章内容
新北区:群文阅读新探索 课堂实践见端倪
信息时间:2014-05-05     阅读次数:

群文阅读新探索 课堂实践见端倪    

——记新北区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专题研究活动  

  

群文阅读作为这个教育时代的新生事物,正逐步走进课堂,打开了语文教学的另一扇窗,促使孩子们阅读更多精彩的美文,学会阅读的方法,积淀丰盈的底蕴。429日下午,新北区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讨活动如期而至。来自龙城小学的苏文艳老师和百草园小学巢荷芬老师分别执教了二年级的《少数民族的节日》和三年级的《走进寓言故事》。两堂研讨课运用“群文”,立足“阅读”,关注“方法”,让人耳目一新。

群文阅读有章法

回顾两堂研究课,两位老师都运用了以“一篇带多篇”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苏文艳老师以二年级教材中的《欢乐的泼水节》一文带出了有关彝族火把节、蒙古族那达慕和僳族刀杆节的三篇文章。通过对每个节日主要活动的梳理、朗读对节日场景的描写、欣赏节日图片和视频等活动,孩子们对这一组写中国少数民族节日的文章逐渐理解明晰。异曲同工,巢荷芬老师也以三年级教材中的《揠苗助长》为引子,入课之后迅速聚焦到了《骆驼和羊》《狮子和老鼠》《树叶和树根》这三篇寓言故事上,通过比较阅读,引领学生发现了寓言故事题目的秘密、揭示寓意的一般方式和对话描写在寓言中的巧妙作用,并学以致用地创编出学生自己的寓言故事。不难看出,两位老师都抓住了群文阅读的特点:围绕议题,增加阅读量,板块式地教学,将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自主阅读、仔细比较、默默思考、合作讨论、探究发现……

前期研究有实践

每一节研究课的背后,都留下了研究团队探索的脚印。为了上好群文阅读课的特点,两所学校的研究团队从开学初就展开了由浅入深地学习研究。除了文献学习,前期扎实的教学实践研究也为两位执教老师提供了有利的支撑。百草园小学语文组在丁小明副校长的带领下,多位老师相继围绕《百变的狐狸》《民间故事》《走进童年游戏》展开了群文阅读的教学实践探索。在实践中,老师们逐渐清晰了什么是群文阅读、群文阅读文本的选择与改编、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活动板块的设计。虽然,在课堂教学呈现的状态中,还有一些值得斟酌的问题和遗憾的地方,但更多的是对群文阅读教学路径的进一步清晰。

后续探索有方向

在研讨中,新北区教研室万莺燕校长结合两堂研究课,进一步阐述了群文阅读的价值和意义:其一,群文阅读课型增加了学生课内学习的阅读量,提高了阅读速度,阅读材料更丰富了,学生阅读的新鲜感、挑战性明显增强。其二,在选文的过程中,教师努力尊重儿童的视角和需求,让儿童成为阅读的主角,恰当地取舍。其三,改变以往课堂教学的弊端,呈现了多元的阅读方式,通过比较阅读、合作学习,提升学生前后联系对比阅读的能力、思辨的能力。对于“如何选文”万校长强调:要依据课标和学生需求进行选文,不仅关注内容,还要关注表达形式和学生阅读思维的培养等等,特别要尊重学生阅读的逻辑起点,并尽量尊重原文语言表达的个性、多样性。随后,万校长就如何组合文章、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的结构等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最后,希望老师们不要回避群文阅读,开阔自己的阅读视野,锻炼自己组织把握教学的能力,积极开展群文阅读的教学实践。

本次群文阅读教学研究活动,开辟了新北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一方新天地。展望群文阅读的美好前景,让我们一起且行且思!
 
 
 
 
 

   

 
2014050412173700.jpg
2014050412175976.jpg
2014050412181148.jpg
2014050412182660.jpg
2014050412184190.jpg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