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花絮>>文章内容
立足儿童视角 增强课程意识——记金坛市综合实践名师工作室第2次活动
信息时间:2014-03-29     阅读次数: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金坛市综合实践活动名师工作室,犹如雨后春笋,在肥沃的土地上生根发芽。327日,工作室第二次活动在指前实验学校顺利进行。通过课堂观摩、专题研讨、理论学习、课题导读等丰富而有效的活动,组员们进一步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在于立足儿童视角,服务儿童成长;课程实施的关键在于确立课程意识,积极开发课程。

    一、立足儿童生活,拓展课程资源

指前实验学校是刚刚建立不久的一所全新学校,校园的各项设备比较完善。从大面积的绿化,到现代化的教室,都赏心悦目,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场所。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身心愉悦,幸福快乐。

于琴仙老师,正是抓住“我们的新学校”这一接地气的活动资源,将本节课的重要理念定位为“共同关心和爱护我们的新校园”。课前于老师带着学生参观自己的校园,去寻找学校的优美之处,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存在的问题,指导学生学会从简单的采访步入深入采访,学会由一个问题向三个问题的提升,从中体现了学生的观察力、发现力、解决力。在互相采访过程中,学生获得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并滋长了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倡导全校师生爱校的行动。

    尧塘中心小学郑丽华老师立足“学生的课余生活”,带着学生和老师们一起走进了色彩斑斓的毽子世界。“塑丝毽子”课堂中, 通过探究、比赛、合作,充满紧张、活泼、快乐。学生老师一起上阵,共同享受制作的魅力。拉、穿、结、再打结,剪、梳、踢、再改进,大伙儿忙得不亦乐乎。一场制作结束,还有赛一赛,踢一踢,创一创,最后还有激动人心的颁奖仪式。这一刻,学生都会记得这一次的成功和快乐,体会到学得认真,玩得精彩的意义。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所倡导的共同成长理念。

     二、增强课程意识,服务学生成长

    “什么是教育?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而实践的特性是自由游戏和不断尝试。”“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里,就应该看到孩子的个性在飞扬,儿童的智慧在生长。工作室领衔人,“金沙名教师”徐锁平老师充分肯定两位老师眼里有学生,心中有研究,课上有生成。组织活动时,能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指导活动时,能尽可能地将采访与制作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将问题意识贯彻始终。评价活动时,能尽可能的捕捉课堂中生成的资源,用智慧启迪智慧,用思维激发思维。教师能以积极参加活动的良好心态,享受与孩子一起成长快乐的理念,想孩子所想,做孩子所做,充分彰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无限魅力。副组长郑彩霞老师针对课堂的导入提出探讨话题,大家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了各种导入方法;争对“采访”这个专题,共同探导分层指导的方向。各位成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都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面对的问题,结合自身的实践体会,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为我们的课题研究、课程建设群策群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仅仅是课程的一种载体形式,并不是课程的全部。如何让我们的活动课堂,更受学生喜爱,更让学生受益,更具灵动气息,更富“营养元素”?我们要确立课程理念,教师也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只有适合自己的学生的方法才是好方法。在实践中,我们要多一份耐心,因为学生的成长需要我们等待;多一份静心,因为活动的精彩需要我们思考;多一份尽心,因为课堂的生长需要我们呵护。教师是课程,教育是服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切实转变课程观,养成反思性实践能力,重建学校课程制度,综合实践活动一定会受到更多师生的关注和期待。

                                     (指前实验学校  于琴仙)

 
initpintu1_副本.jpg
initpintu4_副本.jpg
initpintu_2副本.jpg
initpintux3_副本.jpg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