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常州市教育学会中学物理专业委员会论文评比结果公示
各辖市(区)物理专业委员会、各中学物理教研组:
常州市教育学会中学物理专业委员会2013年教学论文评比活动在广大中学物理教师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参与下已顺利完成。本次论文评比活动共收到参评论文82篇(初中组38篇,高中组44篇)。论文题材广泛,涉及物理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问题设计、实验探究、概念理解、规律探索、活动组织、媒体技术等各个方面,聚焦物理教学中趣味实验创新、作业设计优化、区域资源特色开发、校本特色单元命题、教学过程中心理疏导、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及路径等研究主题。
其中,部分优秀论文较好地体现出教学实践创新与理性反思回顾的探索性、创造性、理论性、深刻性,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推广意义。需要指出的是,部分论文的品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如:论题过度标新立异,缺乏本质内涵;内容结构松散,层次脉络含糊;见解泛泛而谈,缺乏独立思考;案例一语带过,实践支撑无力。
本次论文评比活动由常州市部分中学物理市、区教研员及中学物理特级教师等共7人担任评委工作,经各评委独立打分、汇总排序,优选45篇优质论文获“2013年常州市教育学会中学物理专业委员会论文评比”一、二、三等奖(附获奖名单)。
如论文信息登记有误,可在一周内与常州市教研室
如对此次论文评比过程及获奖名单有疑问,请与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联系反映(联系电话:0519—86669500)。
常州市教育学会中学物理专业委员会
附件:2013年常州市教育学会中学物理专业委员会论文评比获奖名单(初中、高中各按区域排序)
一等奖
次序 | 论文标题 | 作 者 | 所在单位 |
1 | 基于学生回家不认真完成物理作业的成因及策略的研究 | 商骏涛 | 武进区郑陆初级中学 |
2 |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 | 郑小东 | 金坛市第五中学 |
3 | 打造高效的初中物理复习课课堂的策略 | 顾雪松 | 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 |
4 | 用精心引入成就精彩课堂 | 汪桂英 | 溧阳市旧县初级中学 |
5 | 物理概念之探究式教学——《磁感应强度》教学案例 | 周莉英 |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
6 | 例说艺术班物理复习素材的选择与使用 | 韩志祥 | 常州市第三中学 |
7 | 中美物理实验教学的比较与研究 | 韦叶平 | 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 |
8 | 电、磁场教学中的类比方法 | 蒋萍萍 | 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
9 | 摭谈从教学目标落实出发的探究情景创设——以“力的合成”教学为例 | 王志刚 | 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
二等奖
次序 | 论文标题 | 作 者 | 所在单位 |
1 | 对电能表上电流值的一点认识 | 郭云洁 | 新北区实验中学 |
2 | 初中生物理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 马传宝 | 武进区中天实验学校 |
3 | 构建物理生态课堂的思考 | 杨玉峰 | 武进区礼嘉中学 |
4 | 学困生的不同类型及转化初探 | 王涵洋 | 武进区成章初级中学 |
5 | 物理课堂教学生成信息的内化策略 | 梅建芬 | 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
6 | 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策略的实践与研究 | 郑超 | 溧阳市光华初级中学 |
7 | 新政下高中物理教学内容与时间“瓶颈”问题的分析和对策 | 樊建军 | 常州市第三中学 |
8 | 精心设计 收获于实验 | 任芝 | 常州市第三中学 |
9 | 巧设习题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周亚云 | 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 |
10 | 在新课程背景下开展物理创新教学的研究 | 管友立 |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
11 | 浅谈中学阶段研究性学习存在的几个问题 | 姚玉芬 | 江苏省溧阳中学 |
12 | 深化“自主互助型”物理课堂教学改革——为学生物理学习插上隐形的翅膀 | 张特元 | 溧阳市光华高级中学 |
13 | 从近几年的江苏高考卷谈高中物理学生建模能力的培养 | 殷东平 | 溧阳市光华高级中学 |
14 | 谈物理课堂小实验的实践体会 | 汪义华 | 溧阳市埭头中学 |
三等奖
次序 | 论文标题 | 作 者 | 所在单位 |
1 | 《浮力应用》复习课的实践和思考 | 周茹玉 | 新北区龙虎塘中学 |
2 | 创建活化物理课堂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 张丽芳 | 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
3 | 将物理实验向课外延伸的思考 | 吕宏 | 武进区卢家巷实验学校 |
4 | 提高物理习题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 | 余正良 | 武进区前黄初级中学 |
5 | 让“问题导学”成为促进学生成长的助推器 | 史进国 | 溧阳市第六中学 |
6 | 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 杨旭英 | 溧阳市后六中学 |
7 | 同中求异 殊途同归 | 宋杰 | 溧阳市大溪实验学校 |
8 | 在物理教学中建构物理模型 | 谭成峰 | 溧阳市平桥初级中学 |
9 | 浅谈如何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实效性 | 杜春晓 | 溧阳市第六中学 |
10 | 因势利导 渐入佳境 | 彭剑 | 溧阳市旧县初级中学 |
11 | 对“翻转课堂”的几点思考 | 胡甜 |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
12 | 高中物理中“电容器”教学设计与思考 | 王红娟 |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
13 | LabVIEW在中学物理演示实验中应用的初探 | 樊建军 | 常州市第三中学 |
14 | 问题设计,还物理教学本色 | 李宏利 | 常州市戚墅堰实验中学 |
15 | 从科学观与人文观看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 尹庆丰 |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
16 | 例说探究性学习提出问题过程中教师的指导 | 王虹 | 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 |
17 | 非智力因素对高一女生学习物理的影响 | 马英英 | 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 |
18 | 反思——焕发物理课堂的生命活力 | 徐琴 | 武进区三河口高级中学 |
19 | 实施概念教学策略,促进物理概念记忆 | 蒋萍萍 | 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
20 | 对提问——讨论式教学的思考 | 余艳莉 | 溧阳市光华高级中学 |
21 | 从定性和半定量上看学生的和谐发展 | 蒋银初 | 溧阳市竹箦中学 |
22 | 对农村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一点思考 | 余艳莉 | 溧阳市光华高级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