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信息资讯>>最新资讯>>文章内容
聚焦技术融合 赋能课堂变革——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常州)建设交流研讨之武进区展示活动
信息时间:2022-09-26     阅读次数:

    9月22日,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常州)建设交流研讨之武进区展示活动在清英外国语学校顺利召开。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的模式,主会场设在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武进区“第二批常州市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负责人和相关学科教师参会;常州市各中小学CIO、非武进区“第二批常州市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负责人、其他区域相关学科教师参与直播会议。常州市教科院韩志祥副院长、李能国副院长、教育技术中心黄炎主任、徐展副主任、武进区学校和教师发展中心秦春华主任、贺曙明副主任、邵胜峰老师等参会。

    学科融合,创新应用

    活动伊始,清英外国语学校校长马曙辉致欢迎词,对各位领导、专家,各实验区学校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希望通过本次交流研讨活动,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探索技术赋能、融合创新的信息化育人模式,达成育才共赢目标。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为项目汇报,武进区三所学校进行了信息化建设项目汇报。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殷郡伟副校长详细阐述了《学校大数据支持下的学生评价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经验,淹城初级中学周兴军主任介绍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点的实践研究》,采菱小学袁晓红副校长汇报了《新劳动教育视野下创客教育的校本行动》,均给参会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常州市教科院副院长李能国、教育技术中心主任黄炎与信息化项目负责人现场互动问答。各项目学校不断完善信息化环境支撑体系、深入教学一线开展实践研究,推进信息化项目建设,赋能课堂变革。

    技术赋能,课堂展示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为教学展示,武进区小学、初中、高中的六位优秀教师展示了技术赋能的数字化学习研究课堂,在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新型教与学模式上进行了积极探索。

    孙爱国执教的《认识人民币》,以课件展示、视频播放为表征的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沉浸于课堂知识探求,利于学生开展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夏小芬执教的《观察物体》让课堂不再局限于教师的视野,教学更加精准、高效;李敏执教的《At the sanack bar》,凸显学生个性化学习;谢金贤执教的《体验计算机视觉应用》和林燕萍执教的《太阳周日视运动》,学生依托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改变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产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

    专家引领,共同探讨

    常州市教科院教育技术中心徐展副主任高度评价三个项目汇报和六节精彩的教学展示,指出武进实验区的展示活动准备充分、组织得力。同时,从技术、保障、管理、应用等方面与汇报项目负责人深入探讨。

    教师发展中心秦春华主任发言表达三个感谢:感谢市教育局、教科院对武进教育信息化事业的支持与指导;感谢各学校在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推进中所做出的努力;感谢专家对武进教育实践研究的高位引领与指导。并简要介绍了武进区信息化“重投入、抓管理、强应用、重提升”的特色。希望各校在对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中继续发挥学科教研与电教教研深度融合的优势,强调“全校联动、教研联动、项目拉动、教师主动”有力推动区域教育教学改革,体现武进力量。

    常州市教科院副院长韩志祥肯定了武进区信息化项目建设的水平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强调实验区建设最终是追求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实践的路径就是推动教学改革,更强调改革融合信息技术。关注“教与学”方式的变革,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让“教”的重难点比传统教学更易突破;强调因人而异,满足个性化“学”的需求。最后,他指出下阶段将重点推进信息化教学示范案例、信息化推进案例征集行动和相关模式提炼行动,打磨信息化课堂的典型教学案例,践行“常有优课”;指出应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人而异,不断提炼新型教学模式。

    相信在各区域各学校的精心组织下,在各学段各学科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常州实验区建设定能为教学改革贡献常州方案、常州智慧。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