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炎热刚刚结束,常州的高中历史老师怀着激情又一次相聚在府学二中,脚踏实地共商历史教学大计。
本次研讨会由教研员黄天庆老师主持,高中历史活动分为两个部分。首先,黄老师介绍了新课程背景下高三历史高考复习的新变化。接下来针对高中课程的新变化,主要安排了三个讲座,分别是常州市三河口高级中学韩光副校长主讲的“基于学生需求的历史作业设计研究”、省常中陈晓霞副书记主讲的“课程思政在历史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及常州市第二中学年级组长傅保留老师主讲的“部编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教学初探”。
在我们平常的教学中,课后作业往往作为课堂教学的自然延申,一般都是从教师的主观认知出发,韩光提出我们在教学中要严格依据课程标准设计作业和命制试题,健全作业管理方法,统筹调控作业量;坚持因材施教,精准分析学情,重视作业的差异化。针对思政如何与历史教学相斜接的问题,陈晓霞提出:传承红色基因,砥砺气节青年。对于如何传承问题,陈老师指出要深化思政课程建设,提高思政课育人实效性,在平时的教学中严格落实思政课方案,坚持开足思政课时,配齐配强思政课教师,将红色校园文化融入思政课,延续红色血脉;拓展思政课程实施方式,以物赋魂,创新思政教育载体,将四史教育活动融入思政课,实现品格提升;扎根思政课堂教学研究,探索思政教育改革,将议题式教学方式深入到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去;推动思政课程建设,形成全科育人协同效应,学科融入思政,发挥“大课程”思政功能,各学科全面渗透思政教育内容,形成全课程育人模式;开发融合课程,构建“大思政”课程体系;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促进思政教育携手发展;推进思政课程建设和学科协同育人工作计划,坚持知行合一,促进理性认同,坚定政治信仰,以德为先为先,培育气节青年。陈老师提出的多学科融合的问题,是我们以后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多思考的地方,也是历史教学的的一个抓手。在陈老师讲座结束后,二中傅保留老师针对选修教学问题给我们进行了指引。各个年级面对着选修内容都面临不同的问题,高一涉及到紧课时与多内容的矛盾;高二面临如何讲解新领域的概念知识,如何对重难点知识进行深度拓展问题,高三面临怎样处理必修与选修知识衔接的问题以科学备考;针对这些问题,傅老师指出,我们要在教学中彰显学科本质和基本思想、方法、,关注复杂情境中的真实问题;突出合作探究与批判精神,注重感知体验;重视知识的深度加工和意义构建,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经历知识的形成;发展学生的理解、迁移、创新等高阶思维,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意识和高度的学习热情。针对课本、课标中的相关内容,设计简单的阅读问题,为学生提供相关阅读材料,激发学生兴趣;基于必修的选修;掌握两本必修基础知识;注重将教学与作业一体化设计,强调知识与作业的连贯性和滚动性,重视周末作业的反思和纠错。
最后,黄老师进行了总结性发言。各个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对历史教学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相信这些好的建议一定能促进常州历史教学向着更优的方向发展。
作者:常州市二中 周启明
摄影:常州市二中 孙然美
审核: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黄天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