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常州市中小学体育老师相遇“云”端,以“心肺耐力锻炼的学问”为主题,展开体育信息化精准教学研讨活动。
1.精准教学,打开信息化教学的实践密码
来自常州市五星实验小学的李豪老师为大家展示一节信息化教学研讨课《心肺耐力锻炼的学问》。本节课教师利用物联网心率监测设备,以锻炼心肺耐力的方法为主线,通过不同阶段的心率数据分析,让学生更为直观的感受心率与运动的关系。并以学生自身心率恢复快慢的数据为依据,指导学生分别选择与之强度相匹配的练习进行锻炼,提高了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信息化精准教学助力学生科学锻炼,让学生在不断地学练与挑战中提升课程核心素养。
2.深层互动,激起信息化教学的智慧火花
交流互动环节,李豪老师分享了实施精准化教学的课前学情分析、设备选取、数据收集整理以及教学流程的设计等方面的实践与反思。随后,教师们围绕学生练习心率数据的合理运用与教学方式的多样化选择展开充分研讨。通过研讨,大家一致认为本节课是信息化体育教学的一次有益尝试。根据个人数据的记录与分析,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心肺耐力锻炼其中的科学,为学生的个性化锻炼、精准化锻炼提供了科学依据,初步实现了让不同学生订制适合自己的个性化体育运动的研究目标。
3.智慧引领,明晰信息化教学的研究方向
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刘成兵、张勇卫老师分别对本次会议与课程进行了总结。
刘成兵老师建议在对心肺耐力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与生本性方面要统筹兼顾。数据的运用与学生学习兴趣、本体感受如何紧密结合还要进一步研究,要更好地体现体育学科实践性.
张勇卫老师认为精准化教学是一种目标,也是一种追求。他从如何实现精准化教学的简化、量化与可操作方面给予了具体的建议。
来自全市近300位体育教师参加了此次研讨。常州市中小学体育信息化教学项目组自成立以来,围绕市中小学体育学科信息化教学实施方案,序列化地开展专题研究。课堂教学、体育活动、家庭作业等方面的信息化教学与管理研究正逐步展开,简单、实用的信息化教学理念真正悄悄助力学生健康、科学、个性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