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信息资讯>>最新资讯>>文章内容
“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主题单元设计研讨活动暨市第二批信息化建设项目基于AR技术的初中地理数字化课堂模式研究阶段汇报
信息时间:2022-06-10     阅读次数:

2022年68日,“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主题单元设计研讨活动暨市第二批信息化建设项目基于AR技术的初中地理数字化课堂模式研究阶段汇报在二十四中学举行。

双减背景下跨学科主题单元学习级公开课展示由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常州市同济中学和常州市清潭中学三校联合在Classin平台连线授课,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吴小叶老师主要授课,常州市同济中学庄禾老师和清潭中学黄颖老师协助授课。

本次数字化公开课主题为《台风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本堂课基于范导式教学流程,基于台风这一灾害性天气即将到来这一真实性情境,围绕台风的形成原因、台风带来的危害、在真实情境下如何防灾减灾这三大板块开展学习任务。

吴老师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提升课堂效率。利用平台,进行问题发放,及时对学生回答进行精准评价;利用公众号发布的数据信息,引导学生观察常州实际的降水量分布差异;利用AR技术,帮助学生精准分析台风形成过程和运行路径。


利用小黑板工具,让学生合作,通过课堂游戏,研究不同环境下的自救方式;利用本校的AR数字沙盘将常州地形、茅山地形进行模拟呈现,帮助学生将平面转化为立体,淡化难点,完成发展性任务探究


本课中教师是引导者,观察者,学生的个性化作业和综合素养得到了很好的展示。通过多元意义协商,不同的小组围绕不同主题的课后作业进行创造性应用和展示汇报。有的小组动手制作雨量器,总结制作要点和注意事项;有的小组围绕研究主题,汇报常州的气象灾害种类、代表不同身份的工作人员谈台风来临前的准备工作;还有小组将自己绘制的充满科技感的未来房屋进行解说。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科学探究能力、艺术表现力等均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公开课展示结束后,二十四中地理教研组长蒋奕珺老师,就本校近几年来在数字化课堂探索中做的一些努力进行了名为《实践 精准 共享 融合》的专题讲座。她围绕本校的AR技术、游戏化课堂、多校联动、精准评价、融合创新等实施要点进行解读,汇报了本项目组的一些研究成果,也提出了后阶段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外国语学校的地理教研组长杨敬伟老师和正衡中学的地理教研组长张翠老师分别对吴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杨老师认为本课充分利用技术资源,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能很大程度上锻炼学生综合素养;张老师认为课堂生动活泼,有感染力,数字课堂更高效的实现任务推送,数据回收,有很大的优势。

最后,常州市教科院地理教研员朱志刚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指导。他提出,以主题单元的形式是新课标落实下的重要趋势教师应该主动为学生搭建项目化学习平台,充分给与学生进行研究的时间和空间在学生的作业汇报中出现了很多的创新亮点,也给了学生自信发展的舞台,对人格的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学生动手去做一做,实践一下比教师说教很多遍都更有作用,每个学校都应该像二十四中等学校一样,充分利用本校的特点和优势,将学生的实践力有目的的培养起来;将来的课程会有更多跨学科融合,或者是跨学校合作,利用数字化平台学校之间可以做到优势互补


拥抱技术,改变教学方式,在数字时代,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