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信息资讯>>最新资讯>>文章内容
“看、研、思、写”四力促提升——记常州市道德与法治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第12次活动
信息时间:2022-03-13     阅读次数:

    “布谷飞飞劝早耕,春锄扑扑趁春晴”,3月11日,常州市乡村道德与法治骨干教师培育站齐聚新北区薛家镇,开展为期一天的研修活动。

第一篇 议题课堂  教研成长

    寒假中,导师戴慧给每位学员布置了设计议题式教学案例的作业。经过两轮集体备课,来自薛家中学的李玲老师和湖塘桥初级中学的方敏老师分别就《青春飞扬》和《守护生命》的课题进行议题式教学展示。

    李老师的课以冬奥会热门材料为背景,设置了三个议题:第一个议题:青春仅仅是年龄吗?第二个议题:梦想仅仅是金牌吗?第三个议题:成功仅仅靠天赋吗?师生一起探讨了青春的内涵,青春的关键在于奋斗、在于突破自己、在于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其中,通过热门人物羽生结弦的故事,李老师巧妙设置了一个两难问题:如果给你第二次选择的机会,你会选择冲刺蝉联三金还是突破4A极限?学生的精彩回答把整个课堂推向了高潮。最后一个环节,通过一封写给“未来的自己的一封信”,让学生对未来有期待有憧憬,让课堂知识落地生根。



    方老师用一个“极限挑战”的小游戏导入课堂,让学生现场感知生命的可贵,从而开启“守护生命”的话题。方老师从自身经验出发,通过三个议题:如果意外比明天先到来,我们只能措手不及吗?如果时光倒流,我能不能救回我的父亲?既然生命可贵为何他们选择逆行?很好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即为:邀请武进中医院医生现场对孩子们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技能的详细指导,生动的体现了执教老师统整资源、知行合一的设计理念。

    课后,培育站老师围绕“德法学科如何开展议题式教学”的教研主题,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听课心得,形成思维的火花,使得参与活动有真收获。培育站主持人戴慧老师指出,两位教师展示了两节优秀课例,说明乡村培育站教师有潜力肯努力,鼓励大家潜心教学、努力提升备课质量,在“八个相统一”中推进思政课守正创新。

第二篇 专业引领   悉心指导

    撰写教学论文,是中小学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技能之一,寒假第二项作业是撰写论文。培育站主持人戴慧老师非常注重指导成员的论文写作水平,之前召集全体老师聆听了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张云波老师《我手写我心—道德与法治论文写作指导》和中政参关于写作的专题讲座。本次活动,对部分成员的论文进行了逐一点评。

    通过戴老师的指导,学员们更清晰的明白了写论文的大致框架,同时对探究性作业、综合实践活动、思政一体化等相关概念有了更深入地了解。戴老师还特意提醒学员们加强文献研究,在写作时一定要到知网上搜、看相关话题的论文,不能一味自己干想。学员们纷纷表示回去要根据戴老师的点评继续修改,争取拿出一篇质量过硬的论文。

  第三篇 走进企业   切身感知

    下午,在市教育局统战与群工处王建强处长的带领下,培育站全体老师开展了“劳模工匠进校园、思政教师进企业”的活动。老师们参观了小松(中国)产品技术发展中心,近距离地感知跨国公司的创业理念、运作模式。开篇的“安全逃生疏散路线图”就让大家记忆犹新,一家企业在进行宣传时首先不是介绍优势而是注重安全,这点无疑成为了老师上课最深动的“教材”,随后“展厅参观”、“试乘试驾体验活动”等环节让老师大呼“过瘾”,对“大数据显示”、“无人驾驶”等现代化创新技术有了直观感受。

    培育站李玲老师说:以前我们思政教师对教材所说的经济全球化、高质量发展、结构调整、创新发展等,大多是从理论层面的认知。通过思政教师进企业活动,不仅开拓了视野,更加帮助思政教师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她表示有机会也要带领学生到企业去,帮助进一步深化对“五大发展理念”的理解,树立“四个自信”意识。

    王处长勉励大家要打开平常学习的另外一种方式,抓住机会多走进各类企业,增强“眼力”、“脚力”、“脑力”、“笔力”,理论联系实际,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努力提升思政教师综合素质。

    学无止境,研亦无止境,相信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乡村培育站教师一定能根植教学,在实践中探索,助力专业成长。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