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要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要围绕主题意义探究,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2022年3月4日下午,由市教科院组织的《单元主题意义下的写作教学研讨》活动在线上成功举办。常州市初中英语教师们在各校教研组长的组织下,通过腾讯会议收看直播活动,参与研讨,进行了一次高效丰富的线上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分三个环节:1. 研究课:田家炳初中张玲老师和常州外国语学校张笑老师同题异构九年级下册Unit 2 task 人物传记;2.讲座:田家炳初中陈依婷老师《如何提高学生书面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常州外国语学校郭舒梦老师《主题意义下跨单元读写整合教学的研究》;3. 刘芸老师作活动总结。
田家炳初中张玲老师本堂课的重点是关注学生的基本功,扎实推进每一个课堂流程,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理解文章结构,细品语言表达,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写作环节中老师要求学生写田家炳先生,鼓励学生使用连接词和丰富的表述来进行写作,老师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性评价。
常州外国语学校张笑老师在写作结构上,以“凤头-猪肚-豹尾”三部分为架构,分别对应仿写、扩写、改写三种写作教学手段,将传统的“以读促写”、“从写到读”与任务型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融合,学生带着写作任务进入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全方位吸纳写作所需要的文本要素和写作技法。跨单元整合阅读材料,将学生知识储备中的人物传记语篇加以利用,启发学生寻找仿写点,指导学生进行运用。以聚焦事件描写为前提,以“增其事、添其貌、呈其数”为纲,发掘task文本中的优秀写作技法,通过背景信息的补充,深入体会传主所作所为的缘由与艰辛,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主动加工和转换,以有力的话语为人物书写综合性评价。
北郊李亚琴老师,清潭王冰堰老师,市北柏天乐老师对两堂课进行了评课,李老师认为两位老师方法指导细腻,学生表达有效。王老师认为:张玲老师以生为本,先学后练,指导到位,抓住文章优点,关注育人细节。张笑老师基于学生学情,融通课本,教会了学生活学活用。
田家炳初中的陈依婷老师做了《如何提高学生书面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的讲座,分享了如何指导学生作文的方法。常州外国语学校的郭舒梦老师做了《主题意义下跨单元读写整合教学的研究》的讲座,介绍了以主题意义为指导,进行读写整合的做法。
刘芸老师总结说:一、此类写作体裁非常重要。这类文章是学生介绍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途径。英语教师要秉持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通过指导学生读写人物传记来提升学生介绍中华优秀文化的能力。二、此类题材的作文富有挑战性。这类作文涉及的语言表述比其他文章复杂,要注意时态和句型结构。学生基础薄弱,所以教师要从语言、知识的积累,语言技能的运用做精心的指导,而且要帮助学生合理选择人物的背景知识、成长过程以及人物成就方,突出文章的写作主旨。三、教师指导这类体裁需要创新,教师要灵活地运用写作指导方法,不仅要用好过程性指导写作的课堂范式,还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指导学生围绕人物品质写作,借鉴课本中描写人物的方法,进行创造性的运用。品质作文不仅要有连贯的形式,准确的表达,而且还要表达出写作者的目的、观点和思想。此外,优秀的作文是改出来的,教师要继续帮助学生修改和完善课堂作文。
此次活动,教师们都认真聆听,受益匪浅,为以后人物传记类作文的教授有了新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