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常州市音乐学科课堂教学质量,扎实推进新时代美育视域下的音乐教学研究。2022年3月10日,常州市音乐教研员王明霞老师特邀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柳飞副教授于常州市第三中学开展《流传千年的中国文人rap—“常州吟诵”》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常州市高中音乐兼职教研员、课题主持人吴琛燕老师主持,局属初高中全体音乐教师、省“十三五”规划课题《常州民间音乐在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研究》、《叶圣陶养成教育思想下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有效聆听策略的实践研究》全体成员,以及第三中学的部分师生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讲座中,柳教授将“吟诵”与“rap”进行比较,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大家了解“吟诵”这一流传千年的中国古代文人读书方式。然后以情感抒发为切入点,沿着语言—嗟叹—咏歌的脉络,让大家直观地了解吟诵的起源、定义,从音乐学的视角探讨了与音乐与语言、乐谱、表现等方面的关系,梳理了吟诵与歌唱的异同。随后柳教授重点介绍了“常州吟诵”的价值与保护现状,并从语言学角度带领大家比较古汉语-常州话-普通话的声调及调值对比,品味常州方言在吟诵艺术中的独特风韵。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柳教授的讲座且讲且唱、且吟且诵,至情深处,总是以“吟诵”的方式与大家交流互动,一首首耳熟能详的古诗词,很自然地从读过渡到吟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一首简短的《静夜思》,三中学子在柳老师的带领下,浅吟低唱,音韵融融;“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首《登鹳雀楼》,全场老师与柳教授以常州方言共赏共吟,余音袅袅,回味无穷。最后柳老师为大家带来两篇词与一篇古文吟诵,她时而行云流水,时而气势磅礴,时而柔情婉转,展现出“常州吟诵”极富张力的艺术表现。
“常州吟诵”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且至今仍是传统音乐“吟诵调”大项中的唯一子项,虽曾于唐宋盛行一时,但其传承现状却不容乐观。通过此次活动,更多师生在近距离接触吟诵艺术的同时,也深深将常州民间音乐文化根植于心中,产生浓厚的研究兴趣。相信在常州市音乐教研员王明霞老师的带领和广大一线教师的联动辐射下,“常州吟诵”这一民间非遗能够更加普及地推广落实到中小学音乐课堂,在传承和发扬的过程中焕发其新时代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