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市教科院组织劳动教育与技术课程相关教师进行了线上研训活动。本次活动以观看、研习劳动教育与技术课程视频资源为主要形式。网上教科院《常州技术课程》栏目分别推出通用技术新教材《准备台灯制作材料和工具》、《制作台灯模型或原型》 与劳动新教材《走进蔬菜世界》、《制作“蔬菜头”盆景》四节视频课。教师们认真观看视频课程,积极研训。线上视频课程研训活动是新形势下以影像为方法的教育研究的新样态,为教师理解新课标、把握新教材,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有效实施助一臂之力。
近年来,在劳动实践课程资源开发方面,除组织技术课程专家与一线教师编写常州市高中通用技术、初中劳动与技术系列教程外,我们还注重视频课程资源的开发。劳动教育课程与传统学科课程相比,重理论学习,更重实践操作。技术实践的教与学除课本外,还需要大量的可视化资源支撑。因此在编写纸媒的教程之外,我们还进行了大量的学科视频课程资源的开发。
视频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依靠影视制作技术,在这方面技术实践课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我市青活中心技术实践基地、太湖湾劳动教育大营等课程基地都开设了科技与人文相结合的影视制作技术课程,课程教师与设施设备有充足的保障。另一方面,学校的大多数技术课程教师信息化素养与动手能力较强,在视频制作方面也有一定优势。同时依托市教科院的课程指导与技术力量的支撑,使我市劳动教育与技术课程视频资源开发呈现出多门类、多层次、多平台的特点:网上教科院的《常州技术课程》栏目、空中少年宫公众号的《技术课程线上课堂》板块、清英外国语学校视频号的《家庭实验室》专题、新桥初中“少年农业大营”劳动实践活动的在线直播、北郊高中董强老师航模系列课程的B站发布等等,百花齐放的课程资源开发、制作与发布,使我市劳动教育与技术课程资源建设呈现出专业化、多元化发展的良好局面。我市开发的优秀劳动教育视频课程被中国教研网、江苏凤凰出版集团、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录用。
科技的高速发展、传媒方式的不断更新、社会形式的复杂变化,不仅对教育教学产生深刻影响,同时也将对传统的教育研究方式,理论表达与传播方式产生深刻影响,我们将继续依托各方技术力量进行以影像为方法的教研的研究,为信息时代的新教研进行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