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新春,岁寒情暖。1月13日下午,常州市小学英语数字化教学研究团队、江苏省王蕾网络名师工作室暨江苏省教研课题《以学习为中心的小学英语学科教学关键问题的研究》第十五次研讨活动在兰陵小学三楼多媒体教室举行。来自常小英数字化教学研究团队、江苏省教研课题组、江苏省王蕾网络名师工作室、天宁区王蕾教师发展工作室的老师们,以及兰陵小学英语教研组全体成员共同参与了本次研讨活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黄小燕老师全程参与并给予高位引领,活动由兰陵小学英语教研组长张晓莉老师主持。
聚焦课堂:在复习中实现能力进阶
活动伊始,由来自兰陵小学的陈张霞老师和东青实验学校的徐聂鑫老师分别执教两节复习课。陈张霞老师立足单元复习,执教五年级上册Unit 7 At weekends第四课时Checkout time板块教学。陈老师首先以歌曲导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情境“weekends”。接着,以“interview”为主情境,大任务推进课堂学习活动。通过呈现采访的几个步骤,帮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提升对于“三单”动词变化的运用能力。在此过程中,陈老师不断引导学生头脑风暴、创编对话,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最后,学生能联系自身生活经验,对身边的小伙伴展开采访并给予个性化的评价。陈老师和学生不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并传递给学生满满的正能量——在“what I want to do”和“what I should do”之间找到平衡。
与此同时,东青实验小学徐聂鑫老师精心设计“Photos and Memories”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借助数字化学习平台,进行高效精准的时态复习。徐老师通过分享师生难忘的照片画面,唤醒学生对于2021年学习和生活中的美好回忆和点滴感悟,并将一般过去时意义、结构、功能等核心内容的复习巧妙地融于其中。同时通过数字平台的数据收集和及时分析,精准捕捉学生语法复习过程中的真实难点并逐个突破。徐老师在帮助学生厘清表达规范性、连贯性和丰富性的过程中,实现了学生学习能力进阶。最后,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满怀深情地写下了自己2021年的“美好回忆”。
混合评课:在碰撞中实现智慧进阶
课后,课题组的老师分别从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素养、学习能力和学习情感五个角度进行了深度评课。听课老师们认为两位老师的课能在紧扣话题的基础上,既关注单元核心难点的突破,又注重学生情感态度的表达,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解放,思维品质得到提升。
常州市小学英语教研员黄小燕老师也高度肯定了陈老师和徐老师的教学素养与教学设计,高度评价了两堂充满思维挑战和体现能力进阶的常州英语课堂特质。黄老师指出,课堂教学的核心就在于学生能习得语言并能运用语言。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精准找到学生学习难点、痛点并进行精准突破。课堂教学设计务必简约、实用,切忌“买椟还珠”。每位老师都应上好“顶天立地”的英语课——往下能扎根语言知识,脚踏实地;往上能升华主题意义,立德树人。
真情互动:在研讨中实现品质进阶
随后,大家共同观看了“常小英e学堂”最新一期的视频号发布,数字化研究团队的老师们分别交流了对本期微视频的观后感悟并给出了改进意见,团队负责人王蕾老师就视频号制作、发布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惑,特别是对于内容的选择和重难点的把控标准和大家进行了坦诚的交流,课题组和工作室的老师们头脑风暴,倾情献策。
最后,黄小燕老师对“常小英”团队进行了高位引领和细致指导。黄老师指出,录制和发布“常小英e学堂”的初衷是做好课堂学习的补充,为学生清除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团队成员老师应该从学生学习盲区入手,从实际学习的痛点难点切入,帮助学生逐个突破,真正让学生的英语学习so easy,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e学堂”“加油站”。同时,老师们也要合理、充分地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形成完善的资源库,方便后期内容的制作和设计。
本次研讨活动,帮助大家进一步明晰了数字化教学的前行方向,也激发了老师们在今后的数字化研究中要不忘初心,立足学生视角多反思、多总结、共发展、共优质,达到以教促研、以研助教的根本目的。学习能力以致远,数字学习向未来。2022,我们一起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文:姜舒 摄:戴迎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