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0日下午,常州市初中数学实验专题研讨活动在卜弋中学开展。活动由常州市初中数学教研员杨波老师主持,部分初中数学实验基地学校老师、钟楼区“名师有约”陶伟松、史建新、邵林峰和陈晓东四位老师的工作室全体成员共同参与。
设计实验 展评学习
教学展示环节,由卜弋中学姜玉英老师执教了一节数学实验课《三角形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姜老师从分割三角形花坛情境引入,引导学生由感性的设想走向理性的思考。为了更好地探究出三角形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的条件,姜老师设计了三个实验操作任务,层层递进,采用小组讨论的研学模式,进行实时展评。整堂课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探究与实验,并在学生展评的过程中不断追问,继而归纳、猜想和完善结论。
点评交流 思维碰撞
点评交流环节,钟楼区“名师有约”工作室领衔人史建新老师和陈晓东老师对本节课都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本节课让学生体验“做中学”,给足学生思考与讨论的时间,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学习方式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促进教与学的有效转变。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兼钟楼区数学教研员陶伟松老师结合自己的思考,将本节研讨课的选题、设计以及最后的呈现效果和不足进行了点评交流,充分体现出钟楼思维型课堂教学在数学实验课中的作用与价值。
讲座分享 优化课堂
讲座分享环节,钟楼外国语学校的苏红芬老师以《几何教学中的数学实验》为题,针对数学实验,特别是几何教学中的数学实验进行了深入剖析,提供了大量的参考案例与建议,引导一线老师能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实践参与,让学生到数学实验中“学数学”,使学生掌握课堂学习的主动权。
凝练总结 引领方向
杨波老师针对本次活动主题做了交流,他指出,老师们应该要“泛化”数学实验的概念,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将更多的数学实验引入常态课堂的环节之中,通过不断地思考、操作、再思考、再操作……如此反复,既能丰富数学学习的方式,又能多角度探究数学的规律与本质。同时,“做中学”也是一种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有效学习模式,数学学科的实践意义也体现其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所在,凝聚数学学习的智慧。
数学实验课堂的教学之路任重道远,通过本次活动,大家对数学实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能激发大家去尝试更多的实验课教学,相信未来的时间里能涌现更多的优秀实验课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