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下午,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在新桥初级中学的“少年农业大营”劳动实践基地的稻田里,百余名师生一起挥舞着镰刀,愉快地在田间辛勤地劳作,收获在希望的田野上。这是一次别具特色、跨越时空界限的上课、听课、教研活动——常州市教育学会劳动教育课程专委会年会暨“少年农业大营”劳动实践课程展示活动。
为总结我市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的成果与先进经验,促进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培养劳动教师的劳动技能、提升课程开发理念。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市教育学会劳动教育课程专业委员会组织了本次活动,活动在常州市新北区新桥初级中学举行。劳动教育课程专委会有关教师、市劳动教育基地课程教师、各辖市区分管劳动教育教研员与劳动教师代表、区域劳动教育教研协作单位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当天上午,在新桥初中会议室进行了年会开幕活动及“少年农业大营”劳动课程介绍。常州教科院劳动教育教研员、常州市教育学会劳动教育课程专委会秘书长范希亮老师致开幕词。新桥初级中学宣亚泼校长致欢迎词,同时发表讲话,介绍新儒校园文化背景下新桥初级中学近年来创建发展的“仁智课程体系”以及“少年农业大营”项目。据宣校介绍“仁智课程体系”包括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以及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选修课程,大大满足了学生知识学习的需要与个性发展的需求。其中仁智选修课程由“俱乐部系列”、“创新实践系列”、“学科拓展系列”三大系列共计47门课程组成,其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从而更好适应未来,拥有幸福的人生。在深入推进“仁智课程体系”的实践中,新桥初级中学成功申报常州市STEAM教育项目学校。今年年初在校领导的统筹规划与市教科院教研专家的指导下, “少年农业大营”劳动实践项目正式启动。在大半年的项目建设时间里,学校、社会基地、教科研单位紧密合作,在市教科院范希亮老师的指导下、以跨界学习与合作为理念,成立融合了该校多学科教育资源、人才资源的创新型项目组进行课程整体开发;新北区劳动教育基地蓝精灵蓝莓合作社为学校提供课程用地及技术指导。
课程项目以学生的水稻种植为主要劳动内容和研究对象,进行水稻种植体验式教育,针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能力发展实际,要求学生全程参与播种、育秧、插秧、拔草、施肥、收割、水稻相关产品制作的实践活动。在春种秋收的一个轮回的劳作中学生亲身参与了劳动过程,提高了劳动技能,提升了劳动认知水平,增强了体质,改善了精神面貌。
“少年农业大营”项目组负责人之一王玉峰老师介绍了该课程项目建设的具体情况。王玉峰老师是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在她专业的引导和切实的行动之下,“少年农业大营”自开营以来劳动不辍,成绩斐然。她介绍了“少年农业大营”主要的劳动教育活动,着重介绍了在本期水稻种植过程中学生的实践学习过程。育秧播种做采访,参观实验查资料,学生忙得不亦乐乎,教师引得水到渠成。活动视频乐趣横生,图片文字也别有趣味,多样的展示听得与会老师们兴致盎然、跃跃欲试。这是劳动教育走出教室投身实践的魅力所在。
最后,常州教科院范希亮老师发表讲话。范老师评价新桥初级中学的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果,是我市劳动教育以课程为主要抓手,做实以课程为“骨干”的劳动教育的典型案例。该课程项目的成功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结果,劳动教育风潮迭起、政策鼓励支持应时而来是为“天时”,新桥初中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及地域文化是为“地利”,新桥初级中学领导与教师敢创新、勇作为,团结协作,是为“人和”。范老师讲解了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方法与流程。介绍了市教科院在劳动教育课程研究中重点关注的五个方向:基于实践基地的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基于学科知识融合的劳动教育课程开发、基于跨界学习(合作)的劳动教育课程开发、基于非遗传承的劳动技能培训,基于家校共育的劳动教育研究。希望在接下来的劳动教育课程推进中各校本着劳动育人、实践先行的原则,勇于实践,突破传统理念与时空束缚,把广阔的天地做为师生劳动教育的大课堂,让劳动教育落到实处,走出新路!
在下午的活动中,参会教师与上课师生,走进“少年农业大营”课程基地,近距离参观稻田、参与收割、并亲自烹饪水稻制品。
活动现场布置十分妥当,田地旁排放着一把把镰刀,草地上排满一条长桌,餐桌上摆放着炊具用来烹饪水稻食品。
走近稻田,同学们看着眼前这一片自己亲手耕种的饱满金黄的水稻,跃跃欲试。
因为事先会议通知,当天要进行田间劳作,因此与会领导、教师都穿着了便于劳动的服装。田野中的课程活动,既是上课、听课也是技能培训、劳动体验。师生们在蓝精灵蓝莓合作社孙场主的指导下,很快掌握了使用镰刀的技巧。从一开始犹犹豫豫到后来熟练利落——左手握稻谷右手从下往上使劲一拉镰刀,就能轻松收割。金黄的稻谷映衬着师生们的笑脸,在蓝天之下宛如一幅画卷。
在农民们的悉心指导下,师生们还学会了捆绑稻谷、机械打稻谷与人工打稻谷。
干完农活,大家来到凉棚下的烹饪桌旁,开始烹饪。由于前期准备工作十分充足,同学们做起来得心应手,孩子们亲手制作的米糕、烧麦、驴打滚、大米锅巴等,让人目不暇接。品味着美食,老师们赞不绝口,纷纷为热爱劳动、心灵手巧的同学们点赞。在这丰收的稻田之旁,口中的水稻制品又多了几分纯粹和香甜。
在希望的田野上,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稻谷,还有课程,和师生们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