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江苏省教研课题“以学习为中心的小学英语学科教学关键问题的研究”第十二次活动在局前街小学举行。活动由局前街小学杨丽华副校长主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英语教研员黄小燕老师,课题组全体教师以及局前街小学教育集团各校区英语教师代表参与了此次活动。
首先,局前街小学于加欣老师执教四年级Unit5《Our new home》。于老师以歌曲导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情境“home”。接着,通过呈现新家的平面图和动画,营造苏阳和苏海一家搬家的场景,融词于景,直观形象的教授本课新词,再通过听、读帮助学生梳理故事脉络。在此过程中,于老师不断引导学生创编对话,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最后,学生能联系自身生活经验,对故事中的人物展开客观评价并进行情景续编,在不断的推测和阅读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激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课后,课题组的老师分别从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素养、学习能力和学习情感五个角度进行了深度评课。老师们认为于老师的课能在紧扣话题的基础上,既关注提取故事表层信息,也重视挖掘文本深层含义。不仅帮助学生解读文本字面意义,也引导学生深层解读,呈现出文化学习的可爱真实样态,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解放,思维品质得到提升。
常州市小学英语教研员黄小燕老师高度肯定了于老师的教学素养与教学设计,高度评价了局小充满思维含量的英语课堂特质。黄老师欣喜地总结,在课题组一年多来的努力下,我们的教师文本解读更加人性、多元、自然;课堂教学更善于将知识与主题、育人与教学有机融合。
随后,“思维品质”子课题成员局前街小学黄吉老师和杨丽华老师代表子课题组汇报了最新制定的“思维品质评价指标”。两位老师从思维品质的文献研究、概念界定和指标制定三个方面进行了交流。各子课题组老师头脑风暴,倾情献策,充分论证,为优化“思维品质评价指标”提供了积极的帮助。
最后,黄小燕老师对课题研究进行了细致的指导,对关键问题下的一级和二级问题从研究的维度给出了具体的可操作的建议。同时,她指出:课题研究是教师实践成长的有效途径,我们需要进一步梳理每一次活动积累的资源,加强总结与提炼,放大研究效应,让我们的研究成果更加落地,尽快形成科学、规范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服务于常州市所有小学英语教师。
此次课题活动,给全体教师饱食了一顿精神大餐。老师们在相互交流中进行思维碰撞,在深度研讨中得到提升,在专家引领中得到发展。(撰稿:朱海燕 拍摄:陈静 审核:杨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