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5日,在繁花似锦、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常州市小学英语“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绘本阅读教学”研讨活动在金坛区河滨小学如期举行。常州市小学英语教研员黄小燕老师、区教师发展中心钱荷琴老师、金坛区省市级课题组成员、邓黎莉工作室成员、近三年新教师及我区部分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智“绘”阅读,演绎多彩课堂
本次研讨活动共呈现了四节精彩课例,分别由河滨小学四(1)、四(3)、五(3)、五(5)班的孩子们热情参与。
第一节课由尧塘中心小学周燕芳老师执教绘本《Little Zeo Looking for Mum》。本绘本语言结构和文章脉络清晰,周老师通过找页码和理清段落大意的活动,帮助学生整体感知故事,然后通过听、说、读等方式展开分段阅读,利用小组合作等多种学习方式在提取与内化中解读文本,启发学生辨证思考问题,进而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第二节课由河滨小学谢锦老师执教绘本《Whose Dog》。她将绘本分为四个不同的场景in the park, on the road, at Amy's home,at dog's home,以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为线索开展教学。教学中,谢老师基于活动观的三大类活动:学习理解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和迁移创新类活动,建构教学活动的三个模块,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综合运用英语能力。
第三节课由唐王小学范琳琳老师执教绘本《Scary Hair》。本节课范老师采用基于文本主题的大任务设计:阅读绘本封面,了解人物猜测故事情节,产生阅读期待;通过信息差,引导学生进入绘本主体的学习。学生在Jigsaw Reading这一具有挑战性的阅读方式中学会自主阅读、以喜欢的方式汇报学习成果等,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
第四节课由华城实验小学温贞云老师执教科普类绘本《Travel to Green Land》。温老师以译林版教材五下Unit 6的现在进行时的知识为融合点,创设情景,将绘本与教材有机融合,从小水滴旅行前、中、后开展关联、递进的教学活动,最后通过让学生自主描述水滴形成雨水和滋润绿洲的过程,充分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拓展其阅读视野,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得以提升。
精彩点评,碰撞思维火花
课后,河滨小学杨金华老师组织课题组成员展开沙龙。与会老师对四节课进行点评,大家各抒己见,肯定了四节课的优点:读前预测,诱发阅读期待,让学生乐读。四位老师在读故事前都引导学生读绘本封面,捕捉故事标题,通过who,what,where,how,why等契合文本主题的问题,帮助学生预测绘本故事内容,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乐读。读中深问,渗透阅读策略,让学生会读。四位老师在教学中都注重阅读策略的渗透教学,做到“授之以渔”。在核心句型处、在文本留白处、在难点突破处深挖文本,借助语言支架引导学生真实表达,以此推进阅读,让学生会读。读后追问,丰富阅读体验,让学生慧读。四位老师在读后环节都设计了有价值、有思维含量的开放性问题,围绕文本信息和语言进行了输出活动,学生通过各种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知识的内化和迁移,充分训练了其综合运用英语能力。
杨老师还从本次教学研讨的主题——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层面组织大家深思交流,如何在课堂中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并及时有效地开展反馈,如何基于绘本阅读材料开展更有效的学习活动,沙龙研讨中课题组成员们碰撞了思维的火花。
专题讲座,提升理论素养
活动最后,常州市小学英语教研员黄小燕老师结合本次活动的课例作题为《基于活动观的小学英语绘本教学》讲座。黄老师强调绘本教学要“绘声绘色”,从儿童的视角出发,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发现文本线索,师生共同建构,教学相长,构建活力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都要全身心地投入课堂,用情意感染对方,随着话题语境的推进,探究语篇的主题意义,促进学生掌握多种学习方法,帮助学生逐渐习得自主学习策略。鼓励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探究各种现象间的逻辑关系,开展渐进式探究,在思考中促进知识建构,进而引导学生将课堂学习成果及时迁移到实际生活中,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综合应用。
最后区小学英语教研员钱荷琴老师高度认可了两个省级课题组呈现的四节课,同时感谢了黄老师对我区小学英语教育工作大力支持和高度引领,希望各课题组以此次活动为契机,顺着黄老师指引的方向,一路前行。
眼界决定境界,思想改变课堂。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素养,我们需要在教材的基础上,利用绘本搭建平台,架起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的阅读通道,让学生在阅读中深入思考、提升思维、升华品格、涵养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