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初中教育>>语文>>常州教研>>信息发布>>文章内容
《初中语文阅读1+X读本》简介
信息时间:2021-05-27     阅读次数:


语文统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先生对语文教材解析时,建议把语文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形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制。他同时指出,统编本新教材虽然力图把“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者结合起来,但也还需要老师们去“加码”。他建议老师们采取“1+X”的办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的文章。

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可供教师选择的语文课外阅读材料浩如烟海。如何选择?如何编排?如何使用?如何反馈?这些可能都是一线教师困惑的问题。本套读本正是在此基础上应编撰而成。

本套读本聘请省内教育专家、语文教研员和一线骨干教师参与编写。编者紧扣教材内容,对课外阅读材料进行收集、对比、筛选、整合,依照教材体例,编撰成册,为“1+x”阅读体系提供具体的读本,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

一、编写指导思想

1.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紧随教材编排,注重学科育人。

党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统编新教材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优势,为学生的人格培养与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套读本紧随教材编排的体例和方向,选择文质兼美的课外拓展篇目,有助于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浸润式体验、渐进式感知,吸收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的精神成长。

2. 以课程标准为纲领,尊重教育规律,注重核心素养。

新教材遵循《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尊重语文教育基本规律,合理有序地安排学习内容,切实做到“守正”,抓住语文教学的根本。本套读本以新课标为纲,以教材为本,生发拓展,致力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加深学生的文化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读本主要特点

1.配套教材,注重“统整”。

本套读本,沿用教材的编排体例,按双线组织单元,各单元兼顾“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索,努力做到与教材的同步统一。如: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收录了四篇议论性文章:《敬业与乐业》《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论教养》《精神的三间小屋》。这4篇文章深化了学生对社会、人生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为了契合教材,在读本中,我们设置了“立德•志学”这一人文主题,选入6篇议论性文章,借前贤哲思讲论学法、明晓品德,进一步拓展学生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和深入思考。教材第二单元所涉及的“语文要素”主要是把握作者观点,理清论证思路,以及学习论证方法。相对应的,本单元的读本选文,依据教材所学,侧重于提升学生把握作者观点、分析论证思路、熟悉常用论证方法的能力。

本套读本作为教材的补充素材,注重将书本文章精讲与读本文章泛读相结合,注重知识点的课内学习与课外巩固相结合。课内文章讲透,读本文章辅助,语篇并列组合,通过同类文章“异中寻同”的方式,由点到面,真正把语文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形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

2.任务驱动,互文勾连。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在任务情境的驱动下,学生更易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高智慧的学习体系。

本套读本在各单元的“单元导读”部分设置“阅读任务”,以此统罩整个单元的自读内容。如:九上第三单元主题为“游目·骋怀”,编者在“单元导读”部分设置了两个层次的阅读任务。第一个层次的任务指向文本理解,鼓励学生欣赏文中自然之美,感悟作者所寄之情。第二个层次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思考怎样汲取作者智慧,驱散人生阴霾。学生根据阅读任务,在群文阅读中把所涉及的语文因素加以比照、分析、判断、归类,通过联想、思辨建构起对同类文章的感知,获取相应的系统性阅读方法。

此外,本套读本根据主题任务,在每篇文章后设两个思考题;选择1-2篇文章,设置旁批;每个单元介绍一种读书方法;单元最后附一篇中考文学作品阅读的原题及解析。以上各个环节的知识点相互照应勾连,通过各种方式反复呈现教材同一重难点,进一步增加学生对于书本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

3.注重实践,学以致用。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本套读本重视学生自主、探究的阅读,引导学生自由的表达,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读本中设置了“旨归探究”“手法厘析”“背景补白”等环节,辅助学生的拓展阅读。在学生阅读障碍处给予台阶;在学生思维发散处,引领方向;在学生知识留白处,激发探究。

为了配合单元重难点,读本选取了文章独到处进行点拨,同时,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如:九上第六单元的《叶限》,是一篇非常有趣的文言小说。编者在旁批中提问:“此处的情节是否似曾相识?发生这种情况纯属偶然吗?”通过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发挥联想,调动已有知识储备,发掘东方传说与西方童话的相同素材。编者在另一旁批中指出:“此文为“唐传奇”,请再找一篇“唐传奇”,如《柳毅传》,来读一读。然后查阅相关资料,想一想,“唐传奇”有哪些特点。”作为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主动探究的能力,编者点明方向,引导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在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同时,培养其阅读兴趣和学科实践能力。

三、读本编写体例

本套读本作为统编教材的补充和拓展,紧扣教材,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的结构。共六册读本,每册均设置6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单元导语、拓展文章、方法指津、阅读解码等部分。

1.单元导语

每个单元前设置“单元导语”,分为“单元内容简介”和“阅读任务”两部分。“单元内容简介”主要介绍统编教材中相对应单元的文章主旨内容和重难点。“阅读任务”主要是依据教材重难点,为所选文章制定阅读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拓展阅读。

2. 拓展文章

每个单元根据文体及篇幅安排,选取6-8篇文章作为读本材料。每篇文章后设置两题思考题,一题指向思想内容,一题指向艺术手法。其中的1-2篇文章,设置旁批,跟教材类似。

3. 阅读指津

每个单元设置“阅读指津”板块,介绍本单元涉及到的一种读书方法。

4.阅读解码

每个单元最后设置“阅读解码”板块,选取一篇与本单元知识点相关的中考文学作品,在真题之后附有解析和参考答案。


新课标强调要“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这也是本套读本编写的初衷,希望通过全体编者的努力,为“1+x”阅读体系的推广提供规范读本,为广大一线教师和学生们提供更多契合教材、文质兼美、适合反复诵读体味的好文章。

             编者    2021.5.2

 
《初中语文阅读1+X读本》简介
初中语文阅读1+X读本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