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信息技术>>学科活动>>文章内容
让数据说话 在思维碰撞中提升——记江苏省巫雪琴网络名师工作室新教材云异构第四期线下活动
信息时间:2021-04-11     阅读次数: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落实新课标、实施新教材的能力,学习其它地区课堂教学和教研经验,提升一线教师对新教材的实施能力,4月9日,由常州市高中信息技术教研室与江苏省巫雪琴网络名师工作室共同开展云上跨区域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在常州市新桥高级中学顺利开展。来自常州市各校近50位教师参与了现场活动,直播面向全省开放,提供线上观摩。

上午,由经过前期线上说课选拔出来的六位省内不同城市的教师进行课题为”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的同课异构教学。从8:35到11:30,两个微机室六节课同步进行。听课教师可以根据学习主题有选择地进行课堂观摩。

南京市人民中学的陈莉老师以“我的体质健康分析”为项目主题展开教学,当堂将学生自己的体质数据加载到某地区同龄学生真实的体质监测数据中进行分析评测,引导学生围绕自己的体形体态、爆发力和耐久性,与同龄学生进行分析比对,对自己的体质健康做出客观的评价,并对下一阶段的生活和锻炼方式给出调整方案。

南京市秦淮中学的胡翠丽老师以“生涯规划”项目为依托,通过对学生的MBTI职业性格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分三个小组分别体验利用Excel、在线平台BDP、氦星人Python教学平台三种方式,进行数据分析和可视化。通过对年级数据的分析,体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设计方案——解决问题”的问题解决流程和数据转化为信息的过程,掌握数据分析基本技能,感受“数据挖掘”魅力。

常州新桥高级中学的安燕老师抛出“健康消费"的学习主题,基于前一课时生活小账本图形界面可视化,进行本课时数据分析可视化的学习。通过科勒卫浴人脸识别侵犯消费者隐私事件设置五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归纳出数据分析的流程,在此流程指导下,依据前一课时收集的消费数据进行可视化实践,理解读取表格数据并形成图表的过程,小组合作完成学习报告并根据图表分析得出结论,给出相应的饮食建议。整个教学以问题引领,逐层推进,形成数据分析与可视化表达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的尹立坤老师以“学校食堂满意度调查”为项目主题,依据数据分析过程,通过三个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任务,引导学生制作数据图表,分析各项指标,挖掘食堂客流量和拥挤的潜在影响因素、可能原因和一般规律,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数据分析方法以及应用图表挖掘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的丁飞老师,以学生的心率数据为切入点,围绕心率与心脏健康展开项目活动。引导学生批判性思考,再引入加州大学心脏病医学数据,通过专业数据平台分析心率与心脏疾病之间的关系,从感性的图表到理性相关性系数计算。由浅入深,学生最终提交了自己的项目研究报告,从而完整体验了心率项目的研究过程。


宿迁市马陵中学的惠兵老师以“交通拥堵指数”为项目背景展开教学。从学生身边的路况数据为例,深入分析现实生活中道路拥堵的问题,并在大数据背景下对比电子表格和编程处理适用的场景,层层推进,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课堂最后通过向同学们倡议绿色出行,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下午,首先进行评课交流研讨活动,由工作室领衔人巫雪琴老师主持。

武进前黄高级中学赵克己老师:数据分析在大学是一门学科,真正的数据分析包含很多数学知识,一堂课的时间需要学习到什么样的深度?

讲得浅了觉得不是数据分析,讲清楚数据分析课时又有限。这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适当权衡。

常州田家炳高级中学黄瑜老师:我一直关注巫老师工作室的各类活动,包括这次研讨从线上说课到线下上课。有的说课内容在上课有部分修改,听完课明白了修改的缘由,学情很重要,教学要处处为学生考虑。虽然是同课异构,但几位老师学习主题不同,课堂教学精彩纷呈,课堂教学素材丰富,都是精心准备与设计的。尤其是教学中用到教学软件与平台,比如:基于Jupyter的氦星人教学平台、VS code编辑器等,让我们学到很多。

各校教师畅所欲言,既有对课堂教学的反馈评价,又有在新教材教学中的感悟与困惑。

常州市高中信息技术教研员许晓伟老师最后发言说:新教材教学公开课之所以是大家都希望听的课,是因为新教材实施第一年,大家没有经验和明确的方向。巫老师借助工作室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活动组织这些公开课,为学科教学提供学习机会,形成很好的研讨氛围。教学中,我们不能把课堂变成编程教学课,需要让学生学习借助编程思想来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并非用计算机教学、编写程序才属于计算思维,日常我们翻阅纸质字典这个动作,就包含了二分法的算法思想。课堂要贴合学生生活,课堂要根据学生水平进行设计,学生活动逐层推进,要有较高的达成度。今天课在这几方面做得较好。

巫雪琴老师补充说:教学主题不同,教师设计角度不同,教学展示就是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火花与灵感。同样的教学设计,在不同学情的学校实施效果是不同的。工作室提供平台就是让大家各自展示,分享教学经验、教学方法与策略,大家在活动中有所收获,有所感悟,对今后教学有改进,那么,我们的学科教学就会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接着,巫老师做了“新教材云异构”专题讲座。首先为大家介绍了开展“新教材云异构”系列专题研讨活动的初衷与过程,让一线教师从同步学、回头学到深度参与,为每一位愿意思考、主动上进的教师提供学习、展示的机会。这些专题活动对接江苏省教研室的教学新时空栏目,第一期录制已结束,后期期待大家参与。

然后从新教材教学方面与大家探讨了学科地位、学科评价、教学方式三方面的问题;分析了项目教学、任务教学、问题教学的目标与过程的不同;分享了“生涯规划项目”的教学经验与实施感悟。

大家一致认为,本次活动既是一场教学盛宴,也是一次深度研讨活动,更是一次学科教学指导和能力提升的机会。期待后续新教材云异构系列活动。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