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常州市小学音乐骨干教师培育,促进骨干教师之间的交流,聚焦小学音乐低年级课堂教学关键问题的研究,丰富相关内容教学的方式与路径,形成相应的教学策略。3月31日下午,常州市教科院音乐教研员王明霞老师召集常州市小学、初中、高中音乐学科教研基地成员、新北区小学音乐教学龚磊优秀教师培育室老师们、常州市李静课题组所有成员,一起走进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共赴一场民歌盛宴。通过课例研讨,互相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活动伊始,培育室领衔人龚磊老师和市课题组成员局小常超男老师带来了两节“民”味十足的音乐歌唱教学课。龚磊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的土家族民歌《乃呦乃》,通过“切土豆”的游戏,将学生领进了有趣的节奏世界,而后通过do、mi、sol三个音符的创意互动,将歌曲的图画徐徐展开。教学环节从听到唱,从唱到动,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合唱歌曲《咚咚喹》的拓展,更加激发了学生对歌曲的演唱热情,初次二声部演唱的尝试,也在学生的心中种下了合唱的种子。常超男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的《锣鼓歌》,她用打击乐器带领孩子们来到河南人民热闹的锣鼓乐的现场,在游戏中模仿乐器演奏,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充分培养了学生自信大方的表演欲望,同时又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
两节生动的展示课结束后,老师们聚在一起,共同探讨音乐课堂教学的“表”与“里”。
随后,市小学音乐兼职教研员李静老师做了《小学低年段儿童歌唱教学中合唱能力的培养》的讲座。基于当前小学生歌唱能力的现状,分析合唱教学的发展方向,再到低年级多声部歌唱教学的策略。合唱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长期的渗透与训练,在歌唱教学的基础上做足准备,引领孩子走进合唱,享受合唱的和谐美、丰富美。
最后,常州市音乐教研员王明霞老师对此次教学研讨活动进行了高位的引领。评价一节课重要依据之一就是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学设计要贴近生活,让他们倍感亲切,他们便能乐于参与、充分体验。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基于学情,梯度放低,放大,取多种教学法之长,才能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音乐的核心素养主要表现在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三个方面。在文化根基下,“如何让美育更好的走下去?”是每一位老师需要思考和为之努力的方向。
2021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