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信息资讯>>最新资讯>>文章内容
遇见最美的乡村教师,听到最乡村教育的拔节声
信息时间:2021-03-15     阅读次数:

   3月12日上午,常州市小学数学教学关键性问题研讨暨市青年教师英才培养对象(小学数学)研修活动走进了美丽的乡村学校溧阳市平桥小学,这是一所非建制镇典型的乡村学校。学校小巧精致,更重要的是在这里,有一群扎根乡村教育的开拓者,挖掘“竹文化”育人精髓,让儿童成长的拔节之声响彻校园。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破解乡村教师在一线教学中的突出问题,找到乡村学校教育发展的自身经验,讲好每一个人的成长故事,是时代赋予每一位乡村教师的重任。常州各学科,立足学科发展,大力推进乡村骨干教师发展,用项目研究带动问题解决,促进教师成长。本次活动中的主角——常州青年英才培养对象(小学数学)4人组,他们是来自常州不同区域的乡村教师。

   溧阳平桥小学芮金芳老师,常州市学科带头人,常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常州市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王瑾老师,全国优秀教师,常州市学科带头人,任教金坛茅山脚下的偏远乡村小学——西旸小学;杨晔老师,常州市学科带头人,任教金坛区涑渎小学,一所乡村中不足百人的微型学校,2018年入选教育部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王佳栋老师,常州市学科带头人,刚从海南乡村小学——屯昌小学支教而归。他们是众多扎根乡村的优秀教师缩影,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希望,是对乡村教育的热爱。

精准施策:让学生思维多飞一会儿

   让乡村学生接受更优质的教育,是常州高质量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课堂自然是提升学生素养的重要阵地。本次英才培养对象研修主题是:“教学关键问题:关注知识发生、发展过程,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与知识逻辑的活动”。三位老师分别执教《用字母表示数》、《认识分数(二)》、《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研究课,为全体观摩教师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课堂中,听到最多的是学生的发言,“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怎样求长方形面积”“怎么都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问题正是学生思考的起点,教师的教学就是要打破原有思维,展现孩子自己的智慧,体会对于教学内容独到的见解。“让每一位学生的思维多飞一会儿”,我们的孩子就有创新创造的可能。

问题研讨:让教师的思维碰撞的再猛烈些

   课堂观摩后,王瑾老师组织全体研修教师进行现场课堂反思与点评交流。“我是如何思考的,我为什么这样设计”,首先,由3位执教老师谈自己的教学思路,并结合上课现场,进行回顾与问题反思。其后,乡村骨干教师开展了聚焦问题的现场问答。“为什么先摆、再想、再算,这个逻辑是怎样的”“把一盘桃遮住,您是如何想到这个点子的。”在深度交流、思维碰撞中,每一位教师都参与到研讨中,对教材、学生、课堂的理解不断走向多元、丰富、深度。

   常州市教科院小学数学教师员蒋敏杰老师,围绕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路向,发展乡村学生思维的教学策略进行了主题交流,为乡村骨干教师的发展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教育专家如是说:

   常州市教科院潘小福副院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点评,并作主题报告。他充分肯定了溧阳市平桥小学的数学课堂,对于平桥小学的数学教研、学生课堂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明常州小数教育一直关注乡村教师的成长,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来指导和培养优秀的乡村青年教师。乡村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乐于奉献的一批有心人,你们的成长拔节之声可听,你们的课堂自信之姿可见。四位英才培养对象就是优秀乡村教师的代表,乡村教师亦不平庸,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潘院长结合未来常州市小学数学的发展方向,强调数学教学要关注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理解儿童认知规律,感悟数学知识逻辑。现场结合3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聚焦课堂的微片段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从一点形成一类课型的课堂解读与实施样态。他指出课堂要给每一个孩子充分参与的机会,尊重儿童多样化的表征方式。同时对青年英才培养对象的辐射与站位提出更高的要求,他指出作为常州市青年英才培养对象,课堂教学要有自己的想法,逐步形成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在不断深入思考、理解、研究的基础上,真正走向课堂生长和课堂自信。

   观摩精彩课堂,品读教学构思,聆听专业指导。这是一次乡村学校最普通的研究活动,常州教育着力打造“家门口的优质学校”,像平桥小学这样的市“新优质学校”还有许多,“大隐于市”但却“影响深远”,常州教育培养人,塑造人,常州的优秀教师具有扎根乡村教育奉献的信念,期待每个人在犹如破土之竹,聆听拔节成长之声。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