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信息资讯>>最新资讯>>文章内容
深度学习 主动发展 高位引领——常州市教育学会中学数学专业委员会2020年年会暨新课程培训
信息时间:2020-12-07     阅读次数:

12月3-4日,常州市教育学会中学数学专业委员会2020年年会暨新课程培训活动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湖塘实验中学举行来自全市各个中学的会员代表及辖市区教研员近两百人参加了本次年会活动

123号下午,扬州大学陈建华教授作了《数学教学研究与论文写作》的专题报告。报告指出,数学教育改革实验如火如荼,数学教师的教研意识逐渐苏醒,但高质量的教学研究论文仍然匮乏。针对这样的情况,陈教授从研究选题、研究方法和研究机制三个方面对如何开展数学教学研究进行指导,他还指导了论文写作的一般步骤和投稿的要求。整篇报告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

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丁益民老师作了《中观视野下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研究与思考》的讲座。丁老师分析了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实施与建议:研究学情,指导学习,引导“衔接”;中观设计,整体建构,促进“衔接”;优化教学,遵循规律,高效“衔接”。讲座最后,丁老师强调,“理解数学——理解教学——理解学生”是进行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行动指南。

124号上午,基于“深度学习,主动发展,高位引领”的课堂教学研究分别在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湖塘实验中学开展。省前中的沈晓峰老师和封中华老师、湖塘实验中学的薛燕老师和王燕萍老师分别开设了研究课。沈老师的《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研究课,从特殊问题出发,引导学生思考,归纳出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课堂既注重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又渗透研究思想。为了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封老师在研究课《诱导公式(一)》中,注重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反复利用问题串引发学生思考,实现深度学习。薛老师以《线段、射线、直线》一课开展教学研究,帮助学生认识并画出直线、射线和线段,在此基础上比较三者的异同点,教学思路清晰,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王老师的研究课《相似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从问题出发,设置恰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形成问题解题的策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124号下午,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的周芸老师作了题为《初探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的融合》的讲座,分享了他们小组课堂教学研究的经历。随后,常州市新北区飞龙中学的盛小青老师结合自身的专业成长之路分享了论文写作的心得。他认为,论文写作能让教师成为反思者,能有效提升教师的思考力。

大会最后选举产生了常州市教育学会中学数学专业委员会新一届理事会成员,新会员入会与老会员重新登记完成后,理事会将协同全体会员一起在教学研究中深度学习、主动发展、高位引领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