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4日是第七个国家宪法日。“5”彩课堂化春雨——常州市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巡礼活动在常州市荆川小学举行。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常州市教育局、共青团常州市委员会、常州市高新区(新北区)人民法院、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武进区人民检察院、全市中小学思政骨干教师、道德与法治乡村培育站教师共3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北郊高中的张墨涵、钟楼区教育局徐晓老师分别带来《宪法为纲,铭记于心》、《法治中国下的教育均衡发展》的演讲,李公朴小学和常州市第三中学的同学们带来模拟听证会和模拟政协展示活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潘小福、市教育局副局长徐小平作重要讲话。活动表彰了2020年常州市中小学法治教育优秀案例、2020年常州市青少年法治教育优秀工作者。
近年来,我市以法治教育为突破口,开展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以“5”彩法治大课堂为品牌,实现了五个“一体化”。一是教育内容一体化。将法治教育内容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相结合,系统开展红色宪法教育、蓝色民法教育、黑色刑法教育、黄色行政法教育、绿色成长教育。二是教育学段一体化。以宪法教育为核心,把法治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在不同学段的教学中统筹安排、层次递进。三是教育方式一体化。将教室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探索出以案说法、模拟听证会、模拟法庭、模拟政协、法治情景剧等多种教育教学方式。四是教育资源一体化。以教育局为主导、教科院为指导,以学校为主阵地,文明办、法院、检察院、公安、团市委、律师协会等协同参与,共同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法治教育格局。五是教育评价一体化。初步形成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一体化评价方式。
常州市“5”彩法治大课堂项目开展得有特色、有亮点、有成效。主要体现在:抓好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加强课程建设,建构法治教育课程体系;立足课堂转型,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结合社会实践,打造法治教育校本课程;做好资源整合,探索多方共建机制;总结工作经验,推广法治教育常州样本。
下阶段,我市将以积极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校园,筹建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网络平台,丰富法治教育理论性资源和案例性资源,同时积极推动课堂教学向课外教育、社会实践和公共参与拓展,着力形成我市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品牌,不断提升我市青少年的法治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