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信息资讯>>最新资讯>>文章内容
落实新课标 把握新方向——记常州主城区15所高中高一地理教学展示研讨活动
信息时间:2020-11-26     阅读次数:

    

   

   

   

   

    11月25日,常州主城区高一年级地理教学展示研讨活动在常州市第一中学(过渡校区)举行,来自常州主城区15所高中30余位地理教师参加研讨。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首批培养对象、正高级教师李万龙老师主持评课和指导。

    本次活动由北郊高中刘月老师和市一中韩涛老师分别开设展示课。刘月老师以中国“天眼”——FAST球面射电望远镜的选址为主题,开设《常见地貌类型》新授课。本节课的课标内容要求是: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课上,刘月老师引用现实生活中的典型实例,丰富学生关于喀斯特地貌的直观认识,结合图文信息,探究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不同类型的喀斯特地貌特点,探究中国“天眼”落户西南群山深处大窝凼的原因,分析喀斯特地貌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韩涛老师以“某综艺节目肆意破坏准二级保护植物”的时事新闻导入课堂,开设《植被》新授课。本节课的课标内容要求是: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课上,韩涛老师充分运用校园与学生身边的情境素材,帮助学生认识不同植被类型的代表树种及其特征,并以此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从多个角度探究影响植被生长的自然地理要素,并分析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反馈作用。

    随后,两位展示课执教老师从教学设计意图、预期效果与课堂反馈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市一中地理教研组组长吴文婷老师向大家介绍了该校高一年级地理新课程的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等情况。最后,李万龙老师对两节课进行点评,李老师首先肯定了本次活动对一线地理教师探索新课标要求的理解和把握,以及新教材的运用等方面的积极意义,对两位老师大方自然的教态表达了赞许。并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对认真研究课程标准、重视设计评价任务、注重时空观念的培养等方面进行指导,并提出了“以素养为本的单元式设计”、“在真实情境下的深度学习”等教学建议,受到教师们的一致认同。

    通过本次教学研讨活动,对新课程的价值导向、育人理念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提升了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能力和水平,助推了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地。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