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重逢的季节,2020年10月16日上午,常州市小学英语省教研课题组全体成员以及其他兄弟学校的老师们再次齐聚兰陵小学合班教室,举行《以学习为中心的小学英语学科教学关键问题的研究》课题组第四次研讨活动。常州市教科院黄小燕老师亲临现场,活动由兰陵小学王蕾副校长主持。
课堂观察,聚焦能力培养
活动伊始,由兰陵小学的姜舒老师带来了一堂打破常规,富有新意的写作教学研究课。本课依托六上第五单元的标志内容,用全新的视角和信息化技术展现了写作教学的新思路。不同于以往的写作课堂,姜老师巧妙地整合了学生以前接触到的标志文本,一步步引导他们从仿说到创编,从浅层运用到深层挖掘,将他们带入到了新的学习情境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此外,姜老师以Mr Smith公园一游捡到10元钱的故事为载体,帮助学生循序渐进理清写作的思路,以说梗概、表事实、抓细节为抓手,较为清晰地展现了写作中的几要素,为学生后期的创编故事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所以在最后输出环节,学生的精彩表现也较好地印证了这一点,他们侃侃而谈,将主人公游泳时的兴奋以及后来遭遇鲨鱼时的恐慌描绘得淋漓尽致,学生当堂完成的书面表达很有特点,值得欣赏。
在紧接着的评课环节,姜舒老师先阐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思路,以及在课堂教学推进中的感受和思考。来自三井小学、东青实验学校、局前街小学、武进区实验小学以及觅渡教育集团等学校的子课题组成员就信息技术在英语写作课中应用的适切性和老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过于明显的问题进行智慧碰撞,大家纷纷建言献策。在大家的思维碰撞下,市教研员黄老师进行了高位引领。黄老师指出,信息技术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首先要关注适切性,不要为了用技术而用技术,其次,要做好物尽其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课堂生成的助力和转化作用。另外,写作课的最终目的是要给孩子一个模式,让孩子学会按照模式在写作中举一反三,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实现灵活运用。
分解问题,优化指标框架
接着课题组还进行了核心素养下学科关键问题的评价指标框架的细化与优化,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和学习情感五个子课题组负责人还先后分享了各自课题组围绕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进行的具体问题分解和评价指标解读,大家在研讨中达成共识,指标基于课程目标和教材内容,是教与学目标(课时、单元、年级、年段)的综合体现,指标语言表述需要体现目标(指导课堂教学)、方式(具体手段)、评价(评价课堂教学)。
一上午的研讨在高质量的现场学习和思维生长中临近尾声,相信在黄老师的引领和各子课题负责人的引导下,《以学习为中心的小学英语学科关键问题研究》课题组将不断向研究的纵深处行进,真正在研究中造福学生,发展自我,成就常州英语教学的美好未来。(文字:李先丽 图片:戴迎昀 审核:王蕾)